针灸能保健还包治百病?这些禁忌、风险一定要知道!

文章来源:健康之路网发布时间:2018-07-13 10:37:35举报

传说,神农尝百草而伏羲制九针,从中华大地诞生医疗概念开始,针灸就已经伴随我们。


不过针灸真正有史可考,还要从战国时期的《灵枢经》开始。这本书中记载的找穴、用针等等内容,至今还在使用。


下载.jpg


后来,历史上著名的神医扁鹊,又撰写了《难经》,完善了中医的针灸理论。


到了唐朝,名医孙思邈制作出了三人明堂图,标示出了全身腧穴、经络,解决了针灸教学无图可用的难题。


我们今天使用的经络穴位图、穴位模型,也是脱胎于此。


下载 (1).jpg


针灸


提到针灸,许多人都会浮现出电视剧中,老中医拿起细如头发的针,往病患的四肢身上扎的场景。


但扎针,只是一个方面。


针灸其实是分为“针”和“灸”两个部分的。


针,指的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刺激穴位,以达到治疗目的。


下载 (2).jpg


灸,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下载 (3).jpg


而这两种治疗方式,又衍生出了各种手法和方式。


针篇


扎针用以治病,可不是像容嬷嬷那样,拿起绣花针儿就一阵猛戳。


只有结合病症,运用不同的方法、手法,才能达到调和阴阳、疏通经络、补虚泻实等治疗效果。


在针刺入穴位后,常用的手法就是捻转法和提插法。


捻转法就是用拇指和食指夹持针柄,将针来回旋转捻动;提插法则是用拇指和食指夹持针柄,将针上提和下插的连续动作。


下载 (4).jpg


而根据不同病症,和刺激经络的需要,还衍生出了多种针法,比如:


温针法:在毫针刺入穴位以后,在针尾裹上艾茸,点燃后让热力经针传导至穴位内。


火针法:将特制针具烧红后,刺入相应部位。


皮肤针法:多针浅刺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刺激较为轻微。


刺络法:又称放血法,多使用三棱针,通过扎刺特定部位,并挤出血液的方式进行治疗。另外还有反复点刺,大面积点刺,挑刺等特殊针法。


皮内针法:又称埋针法,它是将一种特制的针具留置于皮内或皮下,进行较长时间刺激的一种方法。


灸篇


灸法古称“灸焫”,有温经通络,升阳举陷,行气活血,祛寒逐湿,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对慢性虚弱性疾病和风、寒、湿邪为患的疾病比较适宜。


主要用的材料,是艾绒,以及艾绒制成的艾炷、艾条等。


操作方法也有许多,比如:


直接灸: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点燃施灸。直接将皮肤烧伤化脓,并留下瘢痕的,叫瘢痕灸,不烧伤皮肤,不留瘢痕的,叫无瘢痕灸。


间接灸:是一种在艾炷和皮肤之间用东西隔开的灸法,常用的有姜、蒜、盐、附子片等,大名鼎鼎的三伏灸,就多采用这种灸法。


温和灸: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距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


下载 (5).jpg


雀啄灸:艾条点燃的一端对准腧穴部位或患处,像鸟雀啄食一样,一远一近或多方向的活动施灸。


温灸器灸:是用金属特制的一种圆筒灸具,将艾绒或加掺药物加入其中,点燃后盖好放在腧穴或应灸部位。


禁忌


针灸作为一种治疗手段,也是需要医师辨证施治的,如果随意针灸,不但达不到治疗效果,还可能适得其反,延误病情。


下载 (6).jpg


还有一些情况,是需要避免或谨慎使用针灸的。


◆需针刺或施灸部位的皮肤,有感染、溃疡、破损、瘢痕及肿瘤的患者,不适合针灸;


◆孕妇、高龄产妇及有习惯性流产者要谨慎进行针灸。尤其是腹部、腰骶部一些穴位带有活血通经的作用,要严禁施以针灸;


◆患有凝血功能障碍的人、因损伤后出血不止的人或者患有自发性出血倾向的患者,不宜针灸,针灸可能会导致伤口出血不止;


◆有实热证或阴虚发热、邪热内炽等证,因艾灸温热助阳,也不宜用针灸治疗;


◆过度饱腹、精神高度紧张、过度劳累、处于严重饥饿状态的人以及大失血后的患者,不宜马上针灸;


◆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精神分裂症等疾病患者,禁用针灸。


风险


作为一种创伤式治疗手段,就算是合适针灸治疗的人,也要对它的风险,有个基本的了解。


断针——用于施针的针具大多细小脆弱,如果施针手法不当,或患者随意变动体位,都有可能造成针具断在体内。


晕针——并不是指看到针就发晕,而是因为患者紧张、饥饿、疲劳,或施针时刺激过大,都可能造成头晕、胸闷、恶心等症状。


下载 (7).jpg


损伤——一些穴位紧邻脏器、神经、血管,在深刺时如果手法错误或一些意外因素,可能造成脏器损伤、神经损伤、内出血等严重问题。


感染——针刺或艾灸后皮肤可能存在损伤,处理不当会导致皮肤的继发感染,造成损害。而一些器具消毒不到位,也可能造成如乙肝等传染疾病的传播。


烫伤——艾灸可能会需要烫伤皮肤,或因一些意外因素或操作不当造成烫伤,留下瘢痕。


看完这些

你是不是对针灸

有了一定的了解?

针灸是一种治疗手段

使用还需谨慎哦~


举报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