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遵义市中医院
简介: 遵义市中医院坐落在红花岗区凤凰南路文庙巷。医院成立于1956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预防、保健、科研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乙等中医医院,承担着全市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执业医师考核以及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乡村中医药人员培训和业务指导工作。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集团医院,贵阳中医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学医院。 医院占地面积18亩,业务用房24630平方米,编制床位600张。现有在岗职工473人,副高职称以上36人,硕士研究生14人,博士后1人,拥有省、市名老中医7名。设有针灸科、推拿科、骨伤科、外科、妇产科、皮肤科、脾胃病科、肺病科、肾病风湿病科、代谢内分泌科、脑病心病科、肿瘤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眼耳鼻喉科、口腔科、麻醉科、感染性疾病科等18个临床科室。设有药剂科、检验科、影像科、输血科、病理科、功能科、营养科等7个医技科室。有治未病科、体检科、预防保健科三个保健科室和17个行政后勤科室。其中脑病心病科为国家级重点建设专科,肿瘤科、脾胃病科、肺病科、骨伤科为贵州省重点建设专科。医院配置有GE64排128层CT机、飞利普DR机、C臂X光机、彩超、骨密度检测仪、奥林巴斯胃肠镜、多参数床旁心电监测仪、动态心电监测仪、动态血压监测仪、进口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微波肿瘤热疗机、煎药机等大中型诊疗设备。 医院以“内抓管理强素质,外树品牌立形象”为抓手,强化医院内部管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使医院临床疗效和管理水平得到大力提升,医疗安全较好保障,服务行为更加规范,全面促进我院持续、健康、科学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遵义市中医院将秉承“德高术精、止于至善”的院训精神,以“发扬中医文化,成就健康人生”为宗旨,以“弘扬中医特色,打造服务精品”为战略目标,推动遵义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保障人民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名 称:遵义市中医院(遵义市第三人民医院) 地 址:遵义市凤凰南路文庙巷8号(56300) 医院等级:三级乙等 总机电话:0851-28222630 值班电话:18984251908 网 址:www.zyszyy.com.cn 医 院 历 史 沿 革 遵义市的中医药,解放前处于被扼杀,泯灭的边缘。解放后,贯彻执行了一系列扶持、发展中医的政策,中医的政治地位提高了,民间分散的中医药人员被逐步纳入集体、国家卫生医疗机构。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医必须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 医院各历史时期的隶属关系 时间 医院名称 隶属关系1956年6月—1959年5月遵义市中医院遵义市行署主管1959年6月—1961年1月遵义市中医院遵义地区卫生局主管1961年2月—1990年5月遵义市中医院遵义市卫生局主管1990年6月—2009年8月遵义市中医院红花岗区卫生局主管2009年9月—2014年11月遵义市中医院遵义市卫生局2014年12月—至今遵义市中医院遵义市卫计委 1956年,遵义专员公署和遵义市人民委员会决定成立遵义市中医院的决议,得到了遵义市各界人士的支持。是年春,在市委、市人民委员会的领导下,由遵义市卫生局局长谷严峻主持,有市卫生局的干部张老文、简常丽和专署卫生局的颜仲安等参加了筹建工作,又从遵义县调来一名熟悉中医业务的干部赵登寿同志参加组建工作。 经费来源:由市财政拨款三万六仟元人民币,主要用于病床设备,药品和部份办公用具的购置。同时,利用原遵义市公费医疗门诊部(已撤销)移交下来的房屋和办公桌、文件柜等作为办公地点及办公设备。职工工资由市财政拨款。 人员来源:中医药人员,一是由市局卫生医疗机构抽调;二是从遵义市集体所有制中吸收;三是从个体开业医生中吸收。护理人员:一是从市卫生医疗单位抽调;二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转业复员军人调配;三是吸收了九名社会青年进行培养作为初级护理员。行管人员由上级调配。
展开您当前不是会员,无法申请候补登记,开通会员立刻享受会员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