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为什么有上病下治之说

中医从来都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采取一种整体观来进行指导,进行治疗。

比如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口糜淋痛,小肠火,可以用导赤散来进行治疗,就是这个道理。心经的一些火造成舌尖破碎,舌质红,心神不宁,难以入睡,同时伴有小便黄,由于手少阴心经,心与小肠相表里,可以通过治下,治小肠利小便的方法来清心火,把上炎之心火往下引,从而达到上病下治,临床疗效较好。

再就是虚证咳喘,属于上面的肺病引起的咳喘,用降逆平喘治疗肺的方法,往往疗效不佳,这时候用温肾摄纳的方法,比如用都气丸,参蛤散等来温肾滋肾,敛肺降气往往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这也是上病下治,体现了中医临床上五行学说的金水相生的这样一个理念。

还有比如鼻出血,采用大蒜捣敷敷足心的方法,也是用外用药物引火下行,也是一种上病下治的方法。

所以上病下治体现了中医的一种整体观念,体现了一种五行学说,体现了一种经络上面的,一些治疗经络分布的相关的穴位,即可以治疗整条经络所引起的临床症状的一种治法、观念。

总而言之,上病下治体现了中医的一种整体观,体现了一种辨证论治的思想,这也是一种治病求本的体现。

相关推荐
  • 暂无数据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