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胁痛是什么意思
中医的胁痛是肝胆系病证,是指由于肝胆失和,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于西医学的多种疾病之终。如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胆道蛔虫,肋间神经痛等。凡是上述疾病以胁痛为主要表现的均可参考胁痛进行辨证论治。胁痛的病因主要有情志不遂,饮食不节,跌扑损伤,久病体虚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导致肝心郁结,肝失条达,瘀血停滞,痹阻胁络,湿热蕴结,肝失疏泄,肝阴不足,络脉失养等诸多病理变化,最终导致胁痛发生。
诊断依据,一般是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表现,疼痛性质,可表现为刺痛,胀痛,隐痛,闷痛或窜痛,部分病人可伴见胸闷,腹胀,嗳气,呃逆,急躁易怒,口苦,纳呆,厌食,恶心,常有饮食不节,情志不遂,感受外湿,跌仆闪挫,或劳欲久病等病史。
临床常分为以下病证辨治:
1肝郁气滞证,柴胡疏肝散,疏肝理气,柔肝止痛。
2肝胆湿热证,龙胆泻肝汤,疏肝利胆,清热利湿。
3瘀血阻络证,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4肝络失养证,一贯煎,养阴柔肝,理气止痛。
相关推荐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