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疝

股疝

疝囊通过股环、经股管向卵圆窝突出的疝,称为股疝股疝的发病率约占腹外疝的3%~5%,多见于40岁以上妇女。女性骨盆较宽广、联合肌腱和腔隙韧带较薄弱,以致股管上口宽大松弛故而易发病。由于股疝具有相当高的嵌顿/绞窄和肠切除的发生率,延误治疗将增加死亡率,老年患者尤其明显,故手术治疗是股疝唯一有效的方法。

病因

女性骨盆较宽阔,联合肌腱及陷窝韧带常发育不全或变薄,导致股环宽大松弛,加上腹内压增高的诱因,使下坠的腹腔内脏经股环进入股管,自卵圆窝突出,故女性多见。疝内容物多为小肠和大网膜,由于股管几乎是垂直向下的,疝内容物似直线状下坠,但一出卵圆窝后,却突转向前,形成一锐角;加以股环本身狭小,周围韧带坚韧,因此容易发生嵌顿和绞窄。妊娠是腹内压增高的主要原因。股疝因腹内压增高和股环松弛引起。

临床表现

疝块往往不大。常在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处表现为一半球形的突起。平卧回纳内容物后,疝块有时并不完全消失,这是因为疝囊外有很多脂肪堆积的缘故。由于囊颈较狭小,咳嗽冲击感也不明显。易复性股疝的症状较轻,常不为患者所注意,尤其在肥胖者更易疏忽。一部分患者可在久站或咳嗽时感到患处胀痛,并有可复性肿块。

股疝如发生嵌顿,除引起局部明显疼痛外,也常伴有较明显的急性机械性肠梗阻,严重者甚至可以掩盖股疝的局部症状。股疝的疝块通常不大,主要表现为卵圆窝处有一半球形隆起,大小通常像一枚核桃,质地柔软,为可复性。约半数病例,发生嵌顿,引起局部明显疼痛,出现急性肠梗阻疝状时才来就诊。故对急性肠梗阻患者,尤其是中年妇女,应注意检查有无股疝,以免漏诊。

检查

临床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超声检查等。

鉴别诊断

股疝的诊断有时并不容易,特别应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1.腹股沟斜疝

腹股沟斜疝位于腹股沟韧带的上内方,股疝则位于腹股沟韧带的下外方,一般不难鉴别诊断。应注意的是,较大的股疝除疝块的一部分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以外,一部分有可能在皮下伸展至腹股沟韧带上方。用手指探查外环是否扩大,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2.脂肪瘤

股疝疝囊外常有一增厚的脂肪组织层,在疝内容物回纳后,局部肿块不一定完全消失。这种脂肪组织有被误诊为脂肪瘤的可能。两者的不同在于脂肪瘤的基底并不固定,活动度较大,股疝基底是固定而不能被推动的。

3.肿大的淋巴结

嵌顿性股疝常误诊为腹股沟区淋巴结炎。

4.大隐静脉曲张结节样膨大

卵圆窝处结节样膨大的大隐静脉在站立或咳嗽时增大,平卧时消失,可能被误诊为易复性股疝。压迫股静脉近心端可使结节样膨大增大;此外,下肢其他部分同时有静脉曲张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5.髂腰部结核性脓肿

脊柱或骶髂关节结核所致寒性脓肿可沿腰大肌流至腹股沟区,并表现为肿块。这一肿块可有咳嗽冲击感,且平卧时也可暂时缩小,可与股疝相混淆。仔细检查可见这种脓肿多位于腹股沟的外侧部分、偏髂窝处,且有波动感。检查脊柱常可发现腰椎有病征。

治疗

股疝容易嵌顿,一旦嵌顿又可迅速发展为绞窄性。因此,股疝诊断确定后,应及时手术治疗。对于嵌顿性或绞窄性股疝,更应紧急手术。

可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法或经腹腔镜疝修补术。

嵌顿性和绞窄性股疝手术时,因疝环较小,回纳疝内容物常有一定困难。遇此情况时,可切断腹股沟韧带以扩大股环。但在疝内容物回纳后,应仔细修复被切断的韧带。

预防

避免便秘等引起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在腹外疝中,股疝的预后比较差,主要原因是与易于忽略诊断和绞窄率高有关。股疝一旦发生嵌顿后,易迅速发展为绞窄,危及患者生命。因此,股疝一经诊断即应早行手术,预防嵌顿。

(1)要有信心、耐心、精心、细心,保持乐观、愉悦的心情,这对疝气的护养大有裨益。

(2)疝气初发,应引起足够重视,需加以妥善有效的维护。随着日常行走,活动形成习惯性下坠,一旦卡在环口处,不能复位会造成肠坏死,要防微杜渐。

(3)坚持适宜、适量、适时的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切莫做蹦跳、抻、拉、持重等剧烈活动,这对疝气的正常维护,是非常不利的。

(4)注意饮食调理。宜食温、熟软,忌食生、冷、硬食物。少食多餐,防止过饱,选择富有营养,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减少肠胃负担亦是对疝体减轻压力。

(5)防止便秘,保持大便畅通,是防疝护疝的关键。老年腹壁薄弱,由于便秘排便用力,加大腹压,促使疝体下行,这对疝气的正常维护,是难以把握的。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