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状窦中后部脑膜瘤简介

科成功开展我院首例窦旁中后1/3脑膜瘤 脑膜瘤为颅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中矢状窦旁脑膜瘤(parasagittal meningioma)占脑膜瘤的23%~28%,按肿瘤部位分前、中、后1/3段,肿瘤位于冠状缝前者(前1/3)结扎与切除上矢状窦多不致引起严重后果;但肿瘤位于矢状窦旁中、后1/3的病人手术难度大,死亡率高,且术后多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及后遗症。由我科业务骨干路春雨主任医师、张勇副主任医师组成治疗组克服困难,认真钻研,苦练技术,继成功开展显微神经外科等新技术新项目后再接再厉,于9月30日于显微镜下成功全切矢状窦旁中1/3处脑膜瘤,术中见肿瘤侵蚀矢状窦明显,显微镜下清除窦内肿瘤并修补矢状窦后分块切除肿瘤。 资料1:上矢状窦简介上矢状窦(superior sagittal sinus)是单一的硬脑膜静脉窦,位于大脑镰上缘内,前起于盲孔,后连于窦汇。收纳大脑上静脉、硬脑膜静脉和颅骨静脉的血液,注入窦汇或直接分流至左、右横窦。它通过顶、枕部导血管与颅外静脉交通。此外,脑脊液经蛛网膜颗粒最后入矢状窦。当肿瘤侵犯矢状窦后全切肿瘤而不伤及上矢状窦就非常困难,而切除不完全后肿瘤就容易复发,如术后放疗就会带来严重的副作用。因此根除肿瘤并且保持上矢状窦完整就成为首选。当肿瘤位于前段时必要时可予牺牲,原因是该段较为细小,牺牲后不会影响上矢状窦功能。当累及中、后段,因这两段属支粗大,功能重要,应当在切除肿瘤后予以修补,但因该段解剖学原因,静脉修补异常困难。 资料2:病人资料病人:张××,女,73岁,因头痛头晕2月加重2周来我院就诊,头痛呈持续性胀痛,头颅CT提示左侧顶叶占位,查体右侧巴彬斯基征+,右侧夏道克+。余无特殊阳性体征。病人有高血压病史多年,规则服药,血压控制良好。(图1)箭头所指 (图1)箭头所指 入院后行头颅MRI、MRV等检查提示肿瘤位于矢状窦中后1/3,肿瘤压迫并包绕矢状窦。图3(MRV提示矢状窦被压迫堵塞)病人入院后予积极术前准备,于2018年9月30日全麻下行开颅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侵蚀矢状窦明显,显微镜下清除窦内肿瘤并修补矢状窦后分块切除肿瘤。术后予止血等对症处理,病人恢复顺利,术后CT等检查提示肿瘤切除完整,病理证实为脑膜瘤。予10月17日上午出院。 资料3:矢状窦旁脑膜瘤简介矢状窦脑膜瘤指附着在上矢状窦壁且肿瘤与矢状窦之间缺乏脑组织。占颅内脑膜瘤的18%--24.5%。其多位于矢状窦一侧,亦可向两侧生长。相应的颅骨及硬膜常受肿瘤侵犯。该类脑膜瘤血供多来自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主要为硬脑膜中动脉,大脑前、大脑中动脉分支亦参与供血,致使肿瘤血供极为丰富,增加了手术难度。 矢状窦脑膜瘤的治疗原则是:①全切肿瘤,②保护脑组织,③保证术区乃至全脑静脉回流通常,④减少术后并发症及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实际操作中做到以上4点困难重重。Meriowsky在1953年将该类肿瘤分为前1/3、中1/3、后1/3三区并沿用至今,肿瘤位于前1/3的病人术中不论矢状窦闭塞与否,只要手术需要,可连同肿瘤一起予以切除而不造成矢状窦功能的损害及手术并发症。我院曾在上级医院的帮助下开展过该类肿瘤。而对于中后1/3的肿瘤,因为该处引流大脑前部2/3的血液并且很难形成完全的静脉吻合,较大的损伤或损伤后修补欠佳会导致难以控制的脑水肿、偏瘫、昏迷等严重的并发症,因此该处的肿瘤对于术者要求很高。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