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的保健和肌肉力学调节



我们知道脊椎,脊柱,“脊梁” 从力学的角度来看“柱”和“梁”,虽然形状一样,都是一根柱体,由于它们所受的外力不同。柱是承受竖向加载之力的,而梁是承受横向加载之力的。一般情况下,柱的承载能力要大得多,所以俗话说“立柱支千斤”。

    由于人体是经常活动的,所以脊柱有时是作为柱来承受外力,人直立或端坐的状态就是这种情况;有时脊柱又作为梁来承受外力,人在弯腰拾取重物时,上体的自重和重物的重力都是垂直于脊柱的轴线的。除了人在平躺的情况外,脊柱还是作为立柱时在脊柱内引起的最大应力较小。脊柱最大负担,亦即引起局部最大应力,还是当人处于弯腰负重的情况。这时,脊柱大致上就表现为一根悬臂梁。

脊柱能够很好地承受压应力而不能承受拉应力,人类在历史演进中,已经学会了在负重时尽量使脊柱作为支柱来承载。许多人采用头顶负重,或者用肩挑负重,都是使重物的重力大致沿着脊柱作用,使脊柱作为支柱,简单地承受压力。这种负重的办法很科学,它既能够承受更多的重量,又能够保护脊柱不受伤害。人的脊柱是由一节一节的脊椎骨组成的,在每两节脊椎骨之间,又垫着一层椎间盘。它们是由中央部分富于弹性的胶状物质的髓核和周围是多层纤维环按同心圆排列易于变形的软骨构成的。只有这样,脊柱才能够自由弯曲,而不是僵直。也正是脊柱构造的这一特点,它和严格的力学中的“梁”就有区别。最大的不同,就是它能够很好地承受压应力,而不能承受拉应力。脊柱作为梁的组成材料是生物组织。它的行为与时间关系很大,在脊柱弯腰负重时,背肌承受拉力,时间稍长,肌肉就会疲劳不能继续支持。即使脊椎和椎间盘本身,承力的时间一长,也会产生显著变形和损伤。由于姿势不正确,即使负重很小但时间过长也会造成脊柱的病变。例如躺着的姿势不正确或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长时间蹲着,都会造成颈椎和腰椎病变。牵拉力沿肌腱纤维方向传导,其应力点止于骨膜,骨膜的神经纤维走向与肌腱纤维相垂直,肌腱纤维的作用力与神经无关,肌腱纤维受到牵拉力的作用,在应力点骨膜处损伤、断裂、瘢痕增生、炎性侵入、未损伤的神经感受器夹杂在胶原纤维之中,骨膜上的感受器非常集中,受到挤压、牵拉、炎性侵入,因此明显表现出临床症状,而有些部位的感受器较少,或在暴力损伤时已被破坏,局部通过机体的修复,虽有疤痕或粘连却少有临床症状。所以,骨膜上的病灶受到牵拉力刺激时,症状就更加明显。

慢性腰背筋膜炎,主要是筋膜内的张力过大,肌肉硬度过大,使筋膜内神经传导异常、血运不畅、营养缺失而出现的临床症状。肌肉硬度改变和颈浅、颈深筋膜、喙锁筋膜、阔筋膜、髂筋膜、筋膜等等的被侵,引起的症象很重要,筋膜的受损伤与远方涉及痛关系密切。在体表轻轻触按,并在双侧对比中寻找应力点,有时筋膜损伤局部会有明显的压痛如耳后筋膜损伤。

对人体各层筋膜损伤的治疗,是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重要一环。切断已经变性的筋膜、韧带、肌腱以恢复神经、血管的正常生理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肌肉松解治疗时①消除粘连、疤痕本身;②消除过盛的牵拉力和丰富的没有破坏的感受器,③切断部分拉紧的肌腱纤维组织,消除过盛牵拉力,破坏局部的感受器,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如腰筋膜炎时,在骨膜上的附着部,用切断部分紧张痉挛的肌纤维,以消除牵拉力,同时也破坏骨膜在牵拉处的丰富的感受器,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放血疗法、针刺、按摩、拔罐疗法、中药活血化瘀法都是通过各自的治疗手段改善微循环从而消除病理变化,对慢性软组织损伤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取到脊椎保健作用。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