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与青春发育(三)
【单纯性
肥胖症的诊断】
凡小儿体重超过同年龄同性别的身高别体重值均值的2个标准差或20%以上的,即可诊断为
肥胖症。超过2~3个标准差或20%~29%的为轻度肥胖,超过3~4个标准差或30%~39%的为中度肥胖,超过4个标准差或40%以上的为重度肥胖。此外,近年来也常以BMI为判断指标,凡BMI大于25者可诊断为
肥胖症。BMI 25~27者为轻度肥胖,27~30者为中度肥胖,大于30者为重度肥胖。其中单纯因过食、少动引起者或有肥胖家族史,体检示均匀性肥胖、高大,实验室检查除可有高瘦素、高胰岛素、高脂血症外,无其他异常者,可诊断为单纯性
肥胖症。
本病首先需与因骨骼肌肉发育良好而脂肪含量不多的超体重小儿相鉴别,除目测患儿的体态外,测量皮下脂肪厚度是可靠的方法。一般以左上臂三角肌下皮褶厚度为比较标准。单纯性
肥胖症常显著增厚,而超体重儿则在正常范围。
【继发性肥胖及其对青春发育的不良影响】
1.皮质醇增多症(Cushing syndrome) 由肾上腺皮质增生、肿瘤或长期大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所致,表现为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四肢相对较细,身材较矮,多毛,痤疮,高血压及低血钾等。患儿大多性腺发育不良,青春期延迟,女性表现为月经紊乱或继发闭经。
2.肥胖生殖无能综合征(Frohlich syndrome):大多由下丘脑肿瘤所致,患儿呈不均匀性肥胖,脂肪呈女性型分布,主要堆积于下腹部、腰臀部及阴阜,性腺发育不良,生殖器官及性征发育显著落后。由于肿瘤生长缓慢,故起病慢,待肿瘤增大到一定程度,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耳鸣等颅内压增高症状,眼底及视野检查常见视乳头瘀血,两颞侧偏盲,并可伴有多饮、多尿、过食、嗜睡等下丘脑功能障碍的表现。患儿大多性发育迟缓、青春期延迟。男孩阴茎短小、小睾丸和隐睾,女孩进入青春期后无第二性征,性腺发育不良。
3.性-指(趾)畸形-精神发育幼稚综合征(Laurence-Moon-Biedl syndrome) 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有染色体断裂。肥胖自婴儿期开始,呈全身性,智能低下,性腺发育不全,多指(趾),眼底常见色素性视网膜炎。
4.性幼稚-低肌张力综合征(Prader-Willi syndrome)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约2/3的患儿系因父源的15号染色体q11-13区带缺失或异常所致,1/3的患儿系因15号染色体为母源单亲二体所致。新生儿期低体重、肌张力低下。肥胖自幼儿期开始,脂肪主要分布于腹部及臀部。身材矮小,智能低下,性腺发育不全,可有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