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再发性腹痛

再发性腹痛一般指发作性腹痛,3个月内至少有3次发作,发作严重时可影响小儿正常活动,而在发作间歇期,表现正常。 一般儿科人群的发病率稍>10%,男女儿童之比为3:4。RAP在4~5岁以前少见,最多发生在8~10岁儿童。女孩到青春期可出现第2个发病高峰。 腹痛的部位与性质主要靠患儿诉述。同时要了解患儿的饮食、呕吐及大便情况等消化系统症状,有助于判断病因。 如为饮食不当消化功能紊乱引起的肠痉挛,患儿表现为突然发作的阵发性腹痛,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不长,从数分钟至数十分钟,时痛时止。每天发作或间隔数天发作、多数腹痛程度较轻,常在吃饭时发作,一会儿即过去,发作过去玩耍如常,严重者表现哭闹不安,翻滚出汗,甚至面色苍白手足发凉。 小儿再发性腹痛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功能性再发性腹痛约占再发性腹痛的95%,它的治疗方法主要有:   一、合理喂养:   4个月以内的婴儿尽量采用纯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很少发生消化不良与腹痛。   饭后可吃水果、睡醒午觉可集中吃糕点糖果、吃饭时要主副食搭配,多食蔬菜不要偏食。   二、助消化剂:   如出现消化不良,婴儿可给胃酶合剂。   三、便秘:   消化不良引起的急性肠痉挛是儿科常遇到的急症,患儿常突然发作,哭闹不安,腹胀、肠鸣音亢进,在除外器质急腹症后,给予甘油/氯化钠(开塞露)通便,既是诊断措施排除肠梗阻,又是治疗措施。   患儿排便、排气后,腹痛可立即停止。   饮食中应逐渐添加含纤维素的食物,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四、物理治疗:   用暖手按摩腹部,或腹部放热水袋可暂时缓解腹痛。发现有精神障碍,给予心理疗法。   五、药物治疗:   引起器质性RAP常见的病因应尽量避免药物治疗,但适当用些解痉剂、促胃肠动力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药,如颠茄、多潘立酮(吗丁啉)、西沙必利、谷维素等有一定帮助。   1、解痉剂:   颠茄每次4~8mg,口服。山莨菪碱(654-2)每次1mg/kg,口服,严重者肌注。   2、胃动力药 :   如发现有胃肠动力障碍,可给予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吗丁啉)每次0.3mg/kg,3次/d口服。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