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查出肺部磨玻璃结节,要不要手术?
磨玻璃又称“磨砂玻璃”,是指用金刚砂磨过或以化学方法处理过的表面粗糙的半透明玻璃。肺部磨玻璃结节这个名称,利用大家熟悉的磨玻璃,形象地描述出这种类型肺结节的样子。从胸部CT上看,肺部磨玻璃结节的影像表现类似磨玻璃,呈现云雾状的圆形、类圆形病灶或不规则阴影。
肺结节的定义为医学影像学上直径≤3厘米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不规则阴影,可为孤立性或多发性,不伴有肺不张、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
由此可见,肺部磨玻璃结节是按照密度来划分的一种肺结节,属于亚实性结节范畴。如果结节病灶内的密度较低、均匀,没有高密度的实性成分,不掩盖结节内的血管、支气管,则被称为纯磨玻璃结节。如果病灶内存在高密度的实性成分,密度不均匀,部分掩盖血管和支气管,则被称为混合磨玻璃结节。
为何谈“磨玻璃”色变
肺部磨玻璃结节是一种基于密度改变的影像学表现,只要是引起肺泡腔充气程度的任何改变,都可以在CT影像上形成磨玻璃结节。就是说,磨玻璃结节只是影像学上一种客观的描述,不代表疾病本身或者预示着病情走向。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谈到肺部磨玻璃结节会害怕呢?原因就是,肺部磨玻璃结节中有一部分会发展为早期肺癌。
“磨玻璃”有好有坏
肺部磨玻璃结节有良性病变和恶性肿瘤之分。良性病变包括肺部炎症、真菌感染、炭末沉积等,恶性病变就是肺腺癌。
肺腺癌又分为浸润前阶段、微小浸润腺癌和浸润腺癌,一般呈渐进式生长。值得一提的是,浸润前阶段包括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和
原位癌。前者一直被划为良性阶段,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胸部肿瘤分类中已经将
原位癌从肺癌中剔除,列为良性病变。
良性磨玻璃结节(多为感染性)可以在一定时间内(1~12个月,甚至更久)缩小、消失,所以良性的肺部磨玻璃结节是不需要开刀的。
长期且持续存在、实性成分比例增加的肺部磨玻璃结节,会增加恶性肿瘤的概率,被认为可能是肺腺癌的惰性亚型,一般生长缓慢,且高发于东亚人群,患者多为不吸烟的女性。
有“磨玻璃”怎么办
如果是首次胸部CT检查发现的肺部磨玻璃影,国际上一般倾向于以定期复查胸部CT为主要手段,不建议手术干预。如果跟踪复查多次胸部CT,提示结节增大或实性比例增加时,可考虑外科手术。特别是影像学提示可能是微小浸润腺癌、浸润腺癌时,建议手术治疗。如果影像学提示是不典型的腺瘤样增生或
原位癌,则建议定期胸部CT复查随访,动态观察其变化。
一般10毫米以下甚至20毫米以下的纯磨玻璃结节,国外指南都推荐随访观察。其理由是:肿瘤性纯磨玻璃结节(临床排除了炎症、结核、真菌感染、炭末沉积等非肿瘤性的可能)多数是
原位癌、微小浸润腺癌。如果及时切除,五年生存率几乎为百分之百。
肿瘤性肺部磨玻璃结节是否选择手术,取决于该结节所处的病理阶段。如果是微小浸润腺癌、浸润腺癌,建议手术治疗;如果
原位癌在8毫米以上、病人心理压力大、愿意开刀这三个条件都满足,也可以进行手术;如果是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建议定期CT随访,动态观察。
患者是有理、有利、有节地选择手术方案还是定期CT随访取决于以下三点。首先,充分了解良恶性结节影像特点、肿瘤转移之路的规律及争议。其次,充分了解科学不确定性的含义,对各种指南、文献批判性学习,学会接受科学的不确定性。最后,充分认知中国目前的医学人文环境,换位思考,认可医患关系和谐。
事实上,肿瘤性肺部磨玻璃结节属于惰性病变,发展缓慢,往往呈3~5年增长1~2毫米的“龟速”。这就使得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选择手术的窗口期大为延长。
肺部磨玻璃结节的生长速度、恶性程度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其原因尚不清楚。对于无法辨明病理阶段的结节,建议定期随访观察CT,动态看变化。如果有大小、形态、密度的改变,请及时就医。
医患共同决策很重要
目前医学存在盲区,如对某些磨玻璃结节快速生长病因的困惑,对多发性肺部磨玻璃结节是原发还是转移的困惑等。现实是,我们都像盲人一样,试图刻画一个我们无法完整观察的实体。
我们必须小心,不要过分强调某一特定的观点,也不要刻意从特定的观察中得出结论。患者需要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做出最有利于自身利益的选择。
总而言之,医生通过影像推断病理性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即便医生推断的恶性肿瘤,也有一部分属于惰性肿瘤,大多数发展缓慢,转移概率低。
选择CT随访还是手术切除已经成为客观与主观结合的哲学问题。而医患共同决策,是解决此类困惑的有效手段。
文: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 赵晓刚
编辑:张方飞 栾兆琳
审核:徐秉楠 闫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