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定位十法



祖国医学包括中医,针炙强调辩证论治与辩病论治相结合,而针刀医学做为中西医结合的成功范例更强调辩位论治。定位是正确诊断和治疗的基础,病损部位确定了,治疗就落实了一半,笔者就针刀定位思路谈一下自己粗浅的体会。

1、神经推理定位法

即根据神经走行路线,推断病变部位。具体地说就是按照神经配和传导规律推断所属神经根,脊髓节段,周围神经及相联各组织之间的关系结合局部情况,从远端向近端一步一步的分析推断,可能发生的病变及病变的位置,如小腿后外侧痛,

如果是椎间盘突出症我们可以推断出为腰5.骶1节段病变。

2、神经阻滞定位法

我们在未明确病变部位时,可首先用局部病灶注射或神经阻滞法,如果注射后症状即刻缓解或消失说明注射部位就是病变部位,如颈性头疼,先做颈二神经根阻滞如头痛立即消失即可反证诊断正确。

3、影像定位法

首先通过影像诊断学找到疾病的信息,然后结合临床检查,相互应证使信息更加准确。

4、触针定位法

根据病人所述痛位,医者用触诊检查,手下有不同的手感,如硬结,条,钝厚,等软组织异常改变进行定位。

5、肌肉阻力试验定位法

患者主动抗阻力收缩某块肌肉加上术者被动牵拉同一块肌肉即被动牵试验和主动抗阻力试验,如果两个试验有一个或多个部位出现疼痛,或者因疼痛加重而不能完成动作,二者都在同一点上,则此点即为病变部位。

6、肌肉起止点定位法

肌肉起止点骨骼附着部位为应力集中点也是常见病变部位,病位在起点要常规检查止点和肌腹,有时病人自觉的疼痛部位并无压痛点,但检查肌肉另一端有明显压痛点。另外肌肉起点有病,要常规检查止点和肌腹,一起治疗才能一起避免复发。

7、刺探定位法

有些疾病病位深在,指压使病人无任何感觉,部分病人可有酸胀感,此时可用七号长注射针加注射用水,刺入肌肉深层或病变部位,如果获得强烈的针感说明此处为治疗点,此时在注射时往往阻力很大,病人有向肢体远端放射的感觉,较长见的部位为髂后上肌内缘,椎间孔的外口和内口处。

8、预示可定位法

即采用预示式检查,或预示式治疗来确定病变部位。这是宣哲人老师独创的软组织损伤检查方法以签别病变部位是原发性的抑或继发性。主要是以强刺激推拿正确地滑动按压特定部位的压痛点,而使相应局限痛或功能立即改善,或相应的功能紊、失调的临床表现,立即消失或显著改

善,则基本上可以判定此处即为病变部位,例如头面五官口腔等各种功能失调的临床表现可能由枕颈部软组织损伤引起,也可能由其它器质性病变引起,如果在枕颈部和行强刺激推拿或按压,而使这些症状即可缓解或消失,则可排除器质性病。其它如偏头疼,如果在上下项线之间中外,中内三分之一处行强刺激推拿,头疼立即消失则可判断该部位为原发性病灶。

9、叩击定位法

陈贵斌老师善用此法。一些腰部深层肌损伤,按压不易找到痛点,尤其是肥胖病人。采用叩击的方法,往往大多数会出现叩击痛,如骶棘肌下段在腰4腰5骶1椎板附着处如果出现叩击痛,则可判断此处为病变部位。

10、抓主症定位法

根据病人有特征性的主述,马上联想到病变部位,从而缩短检查时间,如椎动脉型颈椎病,按头部转动方向的不同出现眩晕症状,可初步判断病变部位;例如抬头晕,可判断为头后小直肌损伤;转头晕可考虑钩椎关节增生压迫椎动脉;低头晕考虑头半棘肌损伤;其它如间歇性跛行要

考虑臀中肌损伤压迫臀上动脉致下肢供血不足;腰部后伸痛,要考虑骶棘肌下段椎板附着处的损伤。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