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医的7条注意事项
孟长海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在出差路上收到了患者朋友的咨询,说是吃药后拉肚子了。 对于中医来讲,吃药拉肚子很常见,有些便秘的,吃了通了;有些采用泻下方法的,吃了也会拉肚子;有些吃不对药,也会拉肚子。但细细思考开出的方药并无通腑药物,疑问起来才知是患者当天看过病之后又看了其他医生,看其他病,那个医生开了苦寒清热的药物。这样的事情对中医来讲常见,见过一些病人,来的时候大便干结,医生开药后很快大便通了,拉肚子。再次复诊时候,看了其他医生,结果问了大便拉稀情况,就又开药治疗腹泻。病人也搞得迷糊起来,究竟该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病人不好办,医生也不好办,该怎么答复病人呢?疑问是,一是甲医生能说是乙医生药物问题吗?二是乙医生能否定甲医生的处方吗?三是调乱的病人该如何纠正呢?如果甲医生否定了乙医生的方子,结果不好该怎么说呢?医生之间也是矛盾的。 所以,个人的主张,但凡前边医生看过开过药的,不再开药。看中医,病人是要有些就医学问的,这些看中医的注意事项值得说说,很有必要。
一、是看中医要信任中医。 现代人多了中医西医多条就医渠道,这是幸福的事,中西医优势互补或者结合能够解决很多双方效果不好的疾病。但还有一些人对中医抱有疑虑,这种心态正常,但是看中医多些这样心态,常会引起心理反应,干扰疗效。既然选择中医,信任是重要的。
二、是在短期内不要频繁换医生。 这个短期起码在两周内,现在病人选择医生,自主性大,想看谁看谁,看得不好说得不投机就换了,吃几服药就换了,别的医生说个法就换了,如此这般显得草率。建议看中医,不要频繁换,认识一个好中医就从年轻时候交朋友,可以保佑长久。当然我说的是有水平的中医,如果看了一个上来一次就开几千几万的中药,这样的中医属于不靠谱医生,换的越快越好。
三、是多种疾病于一身。 现代医学讲究分科,头痛看头去脑病或神经内科,脚痛看脚去周围血管科,胸闷去心血管科,口渴尿多去了内分泌科,如此要是多个症状于一身也要看多个医生,心血管疾病开了药,妇科开了药,皮肤科开了药,结果怎么吃呢?实际上,中医历来是大学科,或者全科,大致分为内外妇科儿科,如今套现代医学分科,结果就乱了。这对病人影响很大,好中医就是全面联系看疾病,分割化不是中医。所以这样情况就会出现一个医生开热药,一个开寒药的情况,怎么选择?病人不迷糊就不正常了。
四、是不要乱加药。 常有病人开了药,回家不遵医嘱,乱加药,要不加补药,要不甲保健品,要不中西药合用,或者再加一些成药,如此乱加药,主攻方向不明确。如吃了桂枝汤又加了六味地黄丸,解表不及又加滋腻,乱了。吃了泻火药就又吃了火锅,喝了酒基本就没效果了。所以看中医要听医生的,不要道听途说,乱七八糟的加药。
五、是不要与医生辩论。 看病常有偶然性,名老中医看不好的病年轻人看好了的事情常有,内科看不好外科看好了也正常,妇科看不好内科看好了也可,这就是中医,常与人有关,好大夫可遇不可求,而医生个人思路经验与治好疾病关系密切,同行之间尚且辩论,互相不服,对于外行病人怎么办呢?临床有病人看了医生,然后说医生说得不对,这样情况医患信任建立不起来,治疗无意义,但实际上掌握真理的可能就是这个以为说错的医生。
六、是懂礼貌规矩。 中医看病,过去总喜欢堆一屋子人,学生,病人,家属一起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这样氛围有喜欢的,也有不喜欢的,特别是女病人涉及隐私,遇到这样情况作为病人要自觉遵守就诊规矩,不要不请自到,不要听别人病情,这是社会进步。同时病人多,人人都不想久等,但又不能加队,如此就需要多些耐心,有些病人等的焦虑,脾气暴躁,与医生吵架,这样医生心里波动,直接导致就诊效率不高。
七、学会与医生交流。 看病如果遇到一个给你电话微信的医生,恭喜你,你绝对遇到了好医生。当然我不是说不给你电话的医生就不好,给不给都是医生权力,而愿意把电话给你,医生对病人的信任绝对百分之一千。有了联系方式,要学会利用,一方面可及时反馈病情变化,治疗有效无效的结果给医生回应,有利于医生总结病历,总结经验,形成好方法;另一方面可以作为咨询热线,当然要在医生不忙的时候。懂得利用医生这根电话线,微信群,将会更加方便。 当然,注意事项很多,如不化妆不涂口红,不吃味道浓烈的食物,不刮舌苔,不染指甲等,同时要关心饮食起居睡眠大小便情况,女子熟悉月经周期量色,都是十分必要的。当然,作为现代人,都是知识分子,知道一些中医药知识,也便于医患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