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岫岩教授回答你为什么年纪青青就着痛风!!!
“你摊上事儿了,你摊上大事儿了!”还记得2013年春晚小品《你摊上事儿了》吗?说这句台词的“保安”,相声演员方清平,还真摊上麻烦事——患上了痛风。
拿到诊断书时,方清平那个郁闷啊!那年他刚33岁,一向身强体健。
年纪轻轻,咋就痛风了呢?杨岫岩教授也常要面对这样的提问。
杨岫岩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科的“开科元老”。与痛风打交道30年来,他发现,症状还是原来的症状,可患病的人却越来越多,越来越年轻,其中不乏二十几岁的年轻人。
“说白了,痛风是个酒肉病。”杨岫岩教授指出,痛风的年轻化与年轻人的饮食结构密切相关。
一根根“小银针”藏在你的关节里
痛风之痛,一把辛酸泪。它半夜突袭,首次发作,常给大脚趾(第一跖趾关节)带来剧痛,如刀割,如咬噬,锥心刺骨。这一痛,第二天人便走不了路了。这种折磨,令平日自恃彪悍的壮汉也只能灰溜溜地跑医院。
痛风为何这么痛?“到显微镜下瞧瞧就知道。”杨岫岩教授卖了个关子。
原来,痛风的本质是高尿酸血症。换成大白话,就是血液里的尿酸太多了。尿酸为何物?人体的代谢废物。学过化学的都知道,任何溶液都有其溶解度。当血尿酸浓度高于饱和浓度,尿酸就会析出,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腔内。就好像往杯子里放盐,当超过一定量时,盐便无法溶解,沉淀在杯子底部。
关节的剧痛,便是尿酸盐结晶所赐。而脚趾的血流速度慢,温度较低,因此晶体更容易沉积于此。
杨岫岩告诉记者,在显微镜下,那可是一根根“小银针”,细长、锋利、白色透明。“小银针”刺激关节滑膜,诱发炎症反应,关节则表现为红、肿、热、痛。肉眼看起来,关节红里透白。
当痛风反复发作,尿酸盐就会大量沉积,凝结成团,形成痛风石。杨岫岩说,痛风石小如芝麻,大如鸡蛋,若用针刺破,从中流出来的牙膏状或白石灰状的物质就是尿酸盐结晶。痛风石往往经久不愈,可侵蚀骨质、关节软骨。杨岫岩给记者看了一张图片:一名老患者痛风部位的骨头,竟被痛风石给“掏空了”。
而随着病程的延长,指、趾、腕、踝、膝关节,甚至肾脏,都不能幸免。
痛风若有先兆,或许不会让人这么后怕。但是杨岫岩表示,“最多就是睡觉前感觉脚趾有异样,酸胀酸胀的,但这并不特异。”
突然变成“肉食族”,身体不适应
杨岫岩教授所在的医院里,痛风的就诊人数已赶超常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这是国内不少医院的现状。有人估计,目前中国痛风人数已过千万。
痛风大量钻入中国人身体,是近20几年的事。放在以前,痛风是个罕见病。资料显示,到1958年,全国报告的痛风病例数也只有25例。
杨岫岩教授是中国最早嗅到这股气息的人之一。
1996年,他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在国内首次揭示了痛风从罕见病变为常见病的事实。论文研究了国内21家城市医院,痛风住院构成比15年(1979~1993)变化趋势。结果显示,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食物结构改变,痛风的发病率在直线上升。
杨岫岩指出,痛风发病率直线上升的根源,在于中国人沿袭了几千年的饮食结构,在我们这一代人突然发生了改变,由原来谷类为主变成肉类食物为主。
传统观念认为,痛风是西方人常见病,遗传是主因。后来证实,遗传因素仅占小部分,肉类蛋白摄入过多,引起嘌呤代谢紊乱,才是血尿酸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
无论动物、植物还是人,体内都有嘌呤。尿酸,便是嘌呤的代谢终产物。人体内,20%的尿酸由外源性嘌呤转化而来,而这20%恰恰影响着人体的血尿酸波动。大多数肉类食物,富含嘌呤。
“东方民族,向来以谷类为主要食物。改革开放后,许多人的饮食结构转变为以动物性食物为主,而我们的生理代谢系统早已适应了谷类为主的低嘌呤食物,当嘌呤含量较高的肉类食物代替了传统低嘌呤食物,超过了我们的生理代谢能力,就出现嘌呤代谢紊乱。”
谈及痛风的年轻化,杨岫岩说:“以前穷的时候,肉都会留给长辈吃。同时,老年人肾功能下降,或因服用阿司匹林、利尿剂等药物,影响尿酸排泄,所以患痛风的主要是中老年人。而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年轻人肉也吃多了,问题也就暴露出来了。”
虽然如此,杨岫岩并不建议痛风患者戒肉。“完全靠控制饮食来降尿酸,性价比不高。从另一角度看,饮食结构的转变有利于营养的摄入,增强了人们体质,延长了寿命。让痛风患者回到七十年代以前的饮食结构,没有必要,也不现实。”
高尿酸血症≠痛风
体检报告上写着“高尿酸血症”,难道痛风了?实际上,只要没出现急性关节疼痛,就不需自己对号入座。
杨岫岩指出:“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重要发病基础,但并不等于痛风,不能仅依据血尿酸水平来确定或排除痛风。”
大量事实证明,许多高尿酸血症患者终生不发作痛风性关节炎。反之,一部分患者在关节炎急性发作期,血尿酸水平正常。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要加以区别的两个概念。
“千万不能一有关节痛,就去查尿酸,尿酸一高,就说是痛风。比如一些老年人年纪大了,出现骨性关节炎,去查血尿酸,说是痛风,就不对了。有高尿酸血症的人很多,导致关节痛的原因也有很多。”
实际上,心血管系统疾病、肾脏疾病及肿瘤裂解综合征(多见于对化疗高度敏感的儿童肿瘤和白血病),亦可能引起血尿酸升高。
杨岫岩介绍,医生诊断痛风,除了根据血尿酸水平外,还要鉴别痛风的典型症状、患者发病前的饮食生活习惯,才能做出大致诊断。有些病人急性发作时,耳廓出现米粒大小的白色痛风石,这也是医生诊断的支持点。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尿酸盐结晶,才是痛风诊断的“金标准”。“不过,病人疼痛难忍,你还拿针去穿刺,会大大增加病人的痛苦,所以检查的必要性不大,一般少采用。”杨岫岩说。另外,关节的超声波检查,也能发现尿酸盐结晶,有助于痛风的诊断。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虽然只有约10%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出现痛风,但即便是年轻人,也应定期检查血尿酸,合理饮食,绝不可掉以轻心。
血尿酸不高,怎么就痛风了?
在血液检测中,普通男性尿酸正常范围的上限是416 umol/L。有些人痛风病人复发时,却发现自己的血尿酸浓度并没超过这个数值。这是为何?
杨岫岩解释说,416 umol/L是血尿酸的饱和值,而非预防痛风发作的目标值。
他建议:“有肿痛症状而无痛风石的患者,要将血尿酸降到360 umol/L以下,才能避免痛风发作及复发;有产生痛风石的患者,血尿酸要降到即300 umol/L,才有利于痛风石的缓慢溶解,预防关节破坏及肾损害。”
(感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彭福祥对本文的帮助)
什么样的男人易痛风?
年轻人中,需要担心痛风的,恐怕只有男性。
“女性的痛风,一般在绝经后。育龄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可促进尿酸排泄,因此绝经前的女性,很少痛风,除非伴有肾脏功能不全、卵巢功能衰退,或肿瘤等疾病。”杨岫岩解释说。
痛风的直接诱因是血尿酸过高,但血尿酸升高的具体机制,却尚未完全清晰。医学界认为,大约只有10%~20%的痛风患者有家族史,因此目前更倾向于将痛风定义为一种生活方式病。
杨岫岩指出,有几种生活方式与痛风密切相关,尤其需要警惕:
▲无肉不欢
患者痛风发作的当晚,往往有大吃大喝经历。肉类是高嘌呤食物,特别是动物内脏、海鲜,嘌呤含量较高。一旦过量食用,导致尿酸生成过多,又来不及排出去,就有可能招来痛风。
年轻人流行吃火锅,杨岫岩指出,吃火锅通常伴随着大块吃肉、吃海鲜,尤其是喝火锅汤,都可能诱发痛风。有研究显示,每100 mL肉汤内含嘌呤160~400 mg,比正常饮食要高出30倍。
杨岫岩还发现,以往痛风的多是所谓“有钱人”,而现在,许多经济条件好的人注重保健,控制饮食,反倒是中等经济程度的患者多了起来。
▲开怀饮酒
中国酒文化浓厚,工作应酬,朋友聚会,无不喝喝喝。酒,恰恰是痛风的导火线。
杨岫岩解释,一方面,乙醇能促进腺嘌呤核苷酸转化,使尿酸生成增多;另一方面,乙醇的氧化会使血液中乳酸浓度升高,使血液的酸碱度下降,促使尿酸盐析出晶体。喝酒的同时,人们也常会吃肉类,从而导致痛风急性发作。
杨岫岩认为,日常小酌问题不大,但不主张餐桌上“干杯”。“特别是啤酒,虽然酒精度数低,但通常会喝得多,最危险。”
▲突然剧烈运动
杨岫岩发现,痛风患者中,久坐少动的脑力劳动者多,体力劳动者少。个中原因,可能是“运动能促进新陈代谢,帮助降血脂、血糖、尿酸”。
不过,运动不当也会诱发痛风。杨岫岩说:“这通常是平常不太运动的人,且他们的关节腔内已沉积了一定量的尿酸盐结晶。平常走路较慢,摩擦力小,所以不碍事,而突然的剧烈运动会给关节腔造成巨大摩擦,即诱发急性炎症。”
至于如何鉴别是痛风还是运动扭伤,杨岫岩提醒:“运动扭伤有明显诱因,而且当下即发作,不会等到半夜发作。”
现在许多白领热衷周末运动,在杨岫岩看来,这未必对关节好。“运动应当循序渐进,每天坚持,我建议每天散步3~5公里。”
▲男胖子
痛风的年轻患者中,大部分是“胖子”。比如被传患有痛风的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就是个典型例子。
杨岫岩解释说,肥胖不是痛风的直接原因,但是肥胖病人通常同时存在高血脂、高尿酸、高血糖,这三者又会互相影响。
▲工作狂人
加班熬夜是许多年轻人的家常便饭。然而,过度疲劳、紧张也有可能诱发痛风。
杨岫岩说,过度疲劳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一旦累积到一定程度,机体的一些潜在炎症反应就会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