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保持不胖不瘦的八个秘诀(一)
常常有老人聊天时自豪地说:“我这半年又瘦了5斤,有钱难买老来瘦嘛!”其实这种看法对于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是不利的。首先,老年人处在一个衰老的过程,体内蛋白质以分解代谢逐步占据优势,而合成能力则逐渐减慢,因此经常有老年人出现蛋白质营养不良,更有人因为担心“胆固醇高而极少摄入肉蛋奶类食品”,取而代之以纯素食。这些人经常会表现出血液中铁和维生素B浓度降低,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出现贫血现象,身体免疫防御力降低而容易被外界病毒所侵害,经常感冒、发热。同时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肝肾功能降低。还有老年人因缺钙而引起骨质疏松,常出现骨折的现象,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而骨质疏松症却偏爱那些瘦弱的老人,其发病率要高于正常体重的老人。因此多数医学家建议老年人每日饮1~2袋奶(最好是脱脂奶),同时食入豆制品、蔬菜、水果,以获得每日必需的1000毫克~1500毫克钙量。而且老年人应保证每日1小时的户外活动,因为阳光是维生素D产生的最好来源。

别盲目减肥,也不提倡“养膘储脂”
保证合理的营养是老年人的健康之本。既不能营养过多也绝不能任由营养不良侵袭。特别是现在“肿瘤肆虐”,很多老人生怕别人说“自己最近又瘦了”,似乎“瘦”就是疾病的征兆。其实,过分的“发福”并不是福,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发福”者体内的脂肪贮存过多,已形成变态肥胖,是一种祸害。其实,单纯胖瘦对寿命的影响应从两方面考虑。肥胖发病的潜在可能自然比瘦子多,但瘦子应考虑是健康正常的“瘦”,还是由于各种消耗性疾病导致的“瘦”。如果是后者,不但不能长寿,还会影响寿命。
总体来说,肥胖本身并不影响寿命,但由肥胖所带来的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真正会减少寿命。因此我们既反对盲目减肥,又不提倡“养膘储脂”,而应当尽力使体重适中。也就是说,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推算出自己的理想体重,然后通过饮食、运动等措施,将自己的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才能健康长寿。中年和老年应保持体重在理想体重范围,如果用体质指数来看(即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得出数值),老年人在20.5kg/m2~27.9kg/m2都应该是比较理想的体重,如果不在此范围,都可能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应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调整饮食内容,力争达到并维持理想的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