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突发性耳聋是怎么回事?
近年来,我们经常看到关于突发性耳聋的新闻报道。在大家印象里,只有中老年人才容易发生突发性耳聋。但令人不解的是,很多年轻人也会出现突发性耳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耳聋有哪些种类
按照听力损失的程度,耳聋可以分为轻度、中度、中重度、重度、极重度5型,需要在安静的隔音室内进行听力学检查才能明确,不过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可大致估计出来。如果只是交流费劲,但可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可能为中度听力损失。如果听不见环境中的一些声音,如洗衣机声响、锅碗瓢盆碰撞声音、狗叫声等,可能为重度听力损失。如果连噪声都没有反应,如装修声、飞机轰鸣声、喇叭声等都听不到,则为极重度听力损失。
人耳分为外中内耳三部分,声音由外向内传递,最后到达大脑,人便感知到了声音。耳聋按照病变部位可分为传导聋、神经聋和混合聋。例如,小儿感冒发烧后引起的分泌性中耳炎(中耳内有液体)或是耵聍栓塞(耳屎堵住耳道)多表现为传导聋,是声音传导过程中遇到了“拦路虎”。此时,孩子会觉得耳闷耳痛,但交流没有障碍。这种情况,将病灶清除后,听力就会完全恢复。而老年人常见的“耳背”,即老年性耳聋,多是感音神经聋,是内耳器官老化所致。这时,声音传导效率明显下降,药物已经没有作用了,只能通过助听器提高听力。再严重的患者就需要植入耳蜗,相当于换新的零件了。
突聋是中老年人常见病
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通俗地理解就是突然出现的听力下降。突聋往往有一些诱因,如过度劳累、大量饮酒、长期失眠、全身状态差等。中老年人是突聋的好发人群,特别是三高患者容易出现内耳小血管栓塞,即耳梗。这时,患者听力下降往往非常严重,像脑梗、心梗一样需要尽快进行抢救性溶栓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超过三个月),内耳里的重要结构就会大面积缺血死亡,此时的耳聋往往是不可逆的。
年轻人也会出现突聋
年轻人有时也会出现突聋,如学习、工作压力大、剧烈情绪波动时,可能会引起内耳血管痉挛。使用些激素并好好休息,痉挛就可以解除,血供就可以恢复,听力也就恢复了。对于一些顽固性的耳鸣耳聋,可以通过中医针灸调整全身状态,内外兼修,疗效也非常好。
另外,年轻人爱听随身听,爱去KTV等比较嘈杂的地方。双耳被迫长期暴露在高强度的声音中,会导致内耳器官提前老化,出现年轻人的“老年聋”。这种听力损伤是慢性积累而成,无法逆转。
还有一种情况,年轻人生活不规律,长期接触手机电脑等设备,虽然自身没有发病,但可能将致病基因遗传给下一代,出现先天性聋儿,即为先天性内耳功能障碍患儿。对于这样的小患者,只有通过人工耳蜗手术才能改善其听力,且手术越早,效果越好。如果错过了言语发育高峰,将会对患儿未来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目前,我院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最小年龄为6个月。
链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保护听力方法
1.保持低音量
在听力安全范围内收听。确定个人音频设备的听力安全水平,在安静环境下将音量设置在不超过最大音量60%的舒适水平。
2.带耳塞
如果经常去夜总会、迪厅、酒吧、体育赛场或其他嘈杂场所,使用耳塞保护听力。安放得宜的耳塞可以大大降低接触到的噪音音量。
使用合适的插入式/头戴式耳机,如有可能,使用降噪耳机。
3.控制从事有噪音活动的时间
接触噪音的持续时间是决定总体声能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让听觉器官不时短暂休息。去夜总会、迪厅、酒吧、体育赛事和其他嘈杂场所时,不时离开,让听觉器官短暂休息,有助于减少接触噪声的总时长。
避开巨大声响。在噪音巨大的场所,尽量远离扩音器等声源。待在场所内比较安静的地方也能减少接触噪音。
控制每天使用个人音频设备的时间。虽然降低音量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最好将个人音频设备的使用时间限制在每天不超过一小时。
4.监测听力安全水平
利用智能手机技术测量噪音暴露水平,使自己了解来自个人音频设备的噪音性听力损失风险。有些手机应用程序可以显示以分贝为单位的噪音强度,表明接触的噪音等级是否危险。
5.注意听力损失的迹象
如出现耳鸣,听高音时有困难,听不清别人讲话(特别是在电话上),或者在餐馆及其他社交场合等嘈杂环境中跟不上别人的谈话时,就需要到听力保健专业人员处进行咨询和诊疗。
6. 定期检查听力
此类筛查有助于及早发现听力损失的初步迹象。
文/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科 拱月 李永新
编辑/管仲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