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第一讲 骨坏死概述和股骨头坏死概述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中心 庞智晖主任医师、教授 一、骨坏死概述 骨坏死(Osteonecrosis)是一种常见的致残性骨病,也是一个古老的临床病症, 其概念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经历了相当大的演变,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骨坏死被当作脓毒源而引起注意。当时对坏死骨的放射学表现也认识不足,几乎把所有不能解释的骨密度升高均视为坏死骨,其中很多病例缺乏组织学证实,并把这一大组骨病称为骨软骨炎(Osteochondrisis)或骨软骨病(Osteochondrosis),后经广泛深入的研究,在已被组织学证实的骨坏死病灶内,不仅无细菌而且无血液供应,因而改称此类病变为“无菌性坏死”(Aseptic Necrosis)、“缺血坏死”(Isehemic Necrosis)或无血供坏死(Avaseular Necrosis)。1992年国际骨循环学会将骨坏死定义为:骨坏死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机械、生物等)使骨循环中断,骨的活性成分(骨细胞和骨髓细胞)死亡及随后修复的一系列复杂病理过程。 根据发病部位可以将骨坏死分为骨缺血性坏死和骨梗死两类;发生于骨骺或软骨下骨的称为骨缺血性坏死,可累及皮质骨、软骨下骨和软骨,软骨下骨及软骨的破坏将引起关节功能障碍,临床较常见;发生于干骺端或骨干的称为骨梗死,通常只累及骨髓组织,骨皮质很少受累,临床较少见。骨坏死可以发生在股骨头、肱骨头、膝关节(股骨髁、胫骨近端)、足、踝、腕、手(舟状骨、月状骨) 及椎体等部位,相对于其它部位的骨坏死而言,股骨头坏死最常见、对人类危害最大。
中医学典籍中无骨坏死这一病名及专门论述,但根据其症状、体征与发病机理,多数学者认为归属于“骨蚀”、“骨痿”和“骨痹”等范畴。早期以瘀血、气血闭阻为主,病情较轻,当属“骨痹”和“髋骨痹”的范畴;晚期有股骨头塌陷和软骨缺损,又具有“蚀”的病理改变,病情较重,当属“骨蚀”的范畴;而介于早晚两期之间的中期,以髓减骨枯,筋骨萎软为特征,又属于“骨痿”的范畴。因此“骨痹、骨痿、骨蚀”可以理解为股骨头坏死不同病程发展阶段、不同病理改变和不同证候表现所对应的中医病名。
二、股骨头坏死概述 1.定义和流行病学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ONFH)是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及随后的修复,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关节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也是髋关节的常见致残性疾病,好发于20~50岁(平均36岁),据有关专家估计,我国的股骨头坏死患者有750万~1000万左右,每年新增病例高达30万,其所耗费的医疗资源相当惊人,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2.自然病史 股骨头坏死遵循坏死-修复-塌陷-骨关节炎的病理过程,期间塌陷是整个自然病史的分水岭,一旦塌陷引负重区软骨不可逆的损害,骨关节炎将不可避免,从而导致关节病废,不得不进行人工关节置换(图1)。股骨头坏死的塌陷率非常高,约80%未经治疗的病例在1~4年内会发生塌陷,87%的病例从塌陷开始到需行全髋置换的间隔仅为两年,因此塌陷前期和塌陷早期(两个时期合称围塌陷期)是保髋治疗的黄金时期。
3.治疗目标 尽管人工关节置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即使在最理想的情况下(可用30年的四代陶瓷关节),也无法确保年轻患者(50岁以下)的人工关节可以终身使用。因此,关节置换只能当作手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的终极手段,保留自身髋关节(“保髋”)仍是目前公认的治疗目标。 由于药物、理疗和负重保护等非手术方法不能有效避免坏死范围超过30%的坏死股骨头的塌陷,因此,对于这类病例目前仍以手术为主要保髋方法,手术的目标是清除病灶、替代植骨、改善血运和重建稳定。图2-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