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烧为什么不要温水擦澡?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NzE5ODIyOQ==&mid=2651626526&idx=1&sn=2a95f84aa861fb1417970f18b141bfb4&chksm=8b5cb5e4bc2b3cf2e3cd79b44d57df32b6c43ac9aafbb1e2c95e8bc13f711482b98775317a2e&scene=21&ascene=1&devicetype=iOS11.2.1&version=16060022&nettype=3G &abtest_cookie=BAABAAoADAANABAACwAkiB4AT4geAGKIHgDYiB4A%2FIgeAA6JHgBwiR4A%2BIkeAAaKHgAYih4AN4oeAAAA&lang=zh_CN&fontScale=119&pass_ticket=yic21PXKcuj4k7nYo3poB9McXYCcHvh5KURSpQE91A%2FSR0FRU5wizX0NwpZ878SG&wx_header=1##" id="post-user" style="margin: 0px 8px 10px 0px; padding: 0px; color: rgb(96, 127, 166); text-decoration: none; display: inline-block; vertical-align: middle; font-size: 17px;">drpe我们都发过烧,可能也有过这样的体会:开始发烧时,觉得怕冷,甚至一边发烧一边寒战,恨不得用几层被子把自己捂住才舒服,而这时量体温却并不太高。

孩子其实也一样,开始发烧时寒战,一摸手脚还冰凉,一量体温却还没达到要吃退烧药的温度,因为很多医生都说38.5℃以上可以考虑吃药,38.5℃以下以温水擦浴这样的物理降温为主。一边是孩子冷得发抖,一边却说应该物理降温,有没有觉得哪里不对?

要正确的理解该怎么退烧,首先要先明白发烧的原理。

人体的体温是受下丘脑的体温中枢调控的,如果把人体比作一个房间,体温中枢就像房间空调的遥控器,在身体健康的时候,遥控器会把室温控制在37℃左右,所以体温是相对恒定的。

当细菌或病毒或其它病原体入侵身体时,它们会被人体的免疫系统发现,并作出反应来清除这些“敌人”,发现和清除这些敌人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致热源,这些致热源会通过一连串的信号传递,最终通过一些介质,比如前列腺素E2,将敌人入侵的信号告诉下丘脑里的体温中枢,然后体温中枢调高体温设定点做出应对。本来室温设定为37℃,这会用遥控器调成39℃,就导致了发烧。

为什么有炎症时会调高体温设定点?这可能是人体长期进化出来的保护机制。把体温调高后,一方面可以抑制入侵人体的病原体的活性,另外一方面可以促进人体免疫细胞的产生,增强免疫细胞活性,有助于清除入侵的敌人。

体温中枢一旦把体温设定点提高了,就会给身体发出信号,通过神经、激素的调节来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加速产热并减少散热,比如通过肌肉的颤动来产热,收缩皮肤的血管来减少散热。就像把房间的门窗关闭,同时空调压缩机开始加速运转来产生暖气以提高房间温度一样。这就是为什么在开始发烧的时候,孩子寒战,手脚摸起来冰凉,有经验的家长都知道这时候孩子体温还会上升。

在体温上升阶段,温度往往还不会太高,按照一些医生的意见,在38.5℃以下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澡,这就像一边房间在开空调制暖,一边却给房间里泼水降温,结果就是让空调白白耗费更多能量去制热。

退烧药降温的机理和温水擦浴这样的降温方式完全不同,它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中断或减弱发热信号的传递,让体温中枢收不到信号或者收到比较弱的信号,导致本该上调的温度设定点调不动了或者调得没那么好了,相当于控制空调的遥控器,让房间的制暖失灵。

所以,退热药控制体温的方式,比温水擦浴这样的方式要高效的多,这一点也被很多研究证实。和药物降温相比,温水擦浴的降温幅度小,而且持续时间短,过30分钟左右就会回升。而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这样的退烧药退热时间可以持续4~8小时。

更重要的,发烧本来就是身体应对疾病的一个正常反应,所以应对发烧不是以退烧为目的,而是让孩子尽量舒服。在发热上升阶段,孩子本来还畏寒,这时再用比体温还低的水去刺激他,只会让它寒战得更厉害。

温水擦浴即便带走一些热量短期内的体温降低一点,如果感染情况没改变,体温中枢温度设定点不下调,孩子只能靠更高的代谢,更多的寒战来升温,等于丢失的热量要靠孩子自己的能量消耗来补偿。而退热药除了能退热,它还有止痛效果,可以同时缓解发热带来的头痛、肌肉酸痛等不适,可以改善孩子的舒适度。

体温上升阶段是这样,那高温持续和体温下降阶段呢?当房间的温度达到了空调设定的温度,空调压缩机会停止运转,人体体温控制机制也类似,当体温达到了体温中枢的温度设定点,这时候身体达到了产热和散热的一个平衡状态,就不需要肌肉寒战来产生额外的热量来提高体温了,也不需要收缩皮肤血管来保温了。

但如果体温中枢还没有将温度设定点下调,这时候采用温水擦浴这样的降温方式,每降低一点温度,就等于破坏了产热和散热的平衡,多损失的热量就要靠身体产热来补回了。就像通过空调的条件房间室温到了一个温度,你这时房间在房间里泼水降温,结果就是空调压缩机又要开始运转了。

如果免疫系统将入侵的病毒细菌这些病原体镇压住了,致热源也就会逐渐减少,体温中枢收到的调高体温的信号越来越弱,或者这个时候你给孩子吃了退烧药,体温设定点就会逐渐向正常体温回归。

当体温高于温度设定点的水平,身体会减少产热,并增强散热,所以就停止寒战,增加出汗带走热量,扩张皮肤血管增加热量的散发,所以很多人会发现孩子出了一身汗之后,体温就正常了或没那么高了,所以喜欢给孩子捂汗。事实上不是出汗把病治好了,而是身体的炎症减轻了,大脑调低了体温设定点,加强了出汗这样的散热方式,导致体温正常。

在降温阶段,体温的下降的关键还是温度设定点下调了,然后身体降低代谢水平,减少产热,增强散热,当然这个时候给一个更低的环境温度,比如温水擦浴,可以进一步增强散热,这就是为什么吃退烧药配合温水擦浴降温效果会更好的原因。但其实孩子本来体温已经在自然下降了,如果不是父母自己焦虑得不行,并不是非要加速这个过程去擦浴折腾孩子。

所以,无论是在体温上升、高热持续,还是退烧阶段,都没有必要温水擦浴,这也应该是所有的权威医学机构都首选退热药退烧,而不是温水擦浴的原因,甚至好几家都明确反对温水擦浴,《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第六版也删除了温水擦浴的内容,中国最新的发热指南也明确建议不要温水擦浴退热了。

感染是引起儿童发烧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肿瘤、炎症、药物等也可以引起发烧,原因不同,病因治疗也不同,但如果发烧的机制是一样的,对症退热的方式也就没什么区别。

环境温度过高引起身体无法散热导致的中暑则是另外一回事了,这种高热和体温中枢无关而和不能散热有关,所以应该用物理方式来降温。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发热是身体应对感染的一个保护机制,药物降温是首选但不等于说发烧就要吃,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都是相对安全的,过量使用会有肝肾损害的风险,对于没其它基础疾病的孩子,除非是体温超过39.0℃或有明显的不舒服表现,也不要随意给孩子,吃退烧药。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孩子体温上升阶段,孩子畏寒、寒战可以给孩子适当保暖,但不等于可以给孩子捂汗,出汗是人体启动了散热机制的一个表现,不是疾病痊愈的标志,捂汗可能让孩子热量无法散发,导致超高热,中暑等危险,尤其是还不会诉说的孩子。

应对发烧还是记住那个原则:孩子怎么舒服怎么来。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