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毒饮片和养正片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清毒饮/片和养正片是我院血液研究室自拟的两个抗白血病中药复方。前者功能清热解毒,化痰降逆,祛瘀止血;后者功能调补气血,养阴活血,填精益髓。1994年2月—2005年12月,我们以辨证分期选用清毒饮/片和养正片配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137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小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37例之中,男性66例,女性71例;年龄6-65岁,平均31.5岁。其中中西医联合治疗组92例(包括L1 8例,L2 18例,L3 5例,M1 5例,M2 38例,M3 7例,M4 6例,M5 8例,M6 1例);西医对照组45例(包括L1 4例,L2 2例,M1 12例,M2 18例,M3 2例,M4 4例,M5 3例),均为住院病人。

1.2诊断标准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按照1986年天津白血病分型讨论会制订的标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按照1980年苏州全国白血病分类分型经验交流讨论会制订的标准(内容参见附录1)[1];部分结合了免疫学分型。

1.3纳入标准

1.3.1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

1.3.2全部为住院病例,能配合治疗、复查者。

1.4排除标准

1.4.1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

1.4.2不配合治疗、复查者;

1.4.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1.5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尚无公认的急性白血病中医分型标准。本研究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二辑)和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医专业用6版教材《内科学》暂订以下标准:

1.5.1热毒炽盛证  壮热,鼻齿衄血,或舌有血疱,周身皮肤瘀斑瘀点,心烦,便秘,或贫血,骨痛,舌质红,苔黄,脉弦滑数。

1.5.2气血两虚证  面色晄白无华,心悸气短,神疲肢倦,食少纳呆,头晕目眩,舌质淡胖,苔白,脉细弱。

1.6方药组成

1.6.1清毒饮/片的组成  七叶一枝花、白花蛇舌草、大青叶、山慈菇、莪术等。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制剂室制成口服液或素片。每支清毒饮10ml,含生药0.5g;每片清毒片含生药0.25g。

1.6.2养正片的组成  黄芪、人参、补骨脂、熟地、黄精等。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制剂室制成素片,每片含生药0.25g。

1.7疗效标准  参照1987年苏州全国白血病化学治疗讨论会所订标准[1]。

1.8 治疗方法

1.8.1化疗  参考采用国内外公认有效的联合化疗方案。急淋白血病用VP、VAP、VAMP或VDLP、CEP、NA等方案;急非淋白血病用HA、HAA、HAE、DA、NA、FA或IA方案等,M3用全反式维甲酸或亚砷酸注射液。

1.8.2中药的应用  按辨证分型、年龄、体重,并结合化疗前、中、后不同阶段,分期、序贯联合应用清毒饮/清毒片和养正片。

1.8.2.1化疗前或化疗期间属热毒炽盛证者口服清毒饮或清毒片,成人每日3次,体重在50公斤以上者每次2支(或3-6片),50公斤以下者每次1支(或3片)。儿童15公斤以上者,每日2次,每次1支(或3片);15公斤以下者,每日1次,每次1支(或2片)。

1.8.2.2化疗后或低增生白血病等属气血两虚证者口服养正片,成人每日3次,每次4-6片。儿童每日2次,15公斤以上者,每次3片;15公斤以下者,每次2片。

1.8.3支持疗法  视病情需要适当给予抗感染、止血及成分输血、止吐等。

1.9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指标为症状、体征、血象、骨髓象、大便常规、小便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等。

1.10生存质量、不良反应(症候积分)  生存质量采用EORTCO QLQ-C30中文版量表;不良反应评定参照WHO抗癌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分级标准。

1.11观察方法及统计学处理  制订临床观察表,着重观察以上指标,对每个病人每个疗程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第1、2、4周进行对照观察、记录。以SPSS10.0和PEMS3.1统计软件包进行组间及自身前后对照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中西医联合组与西医治疗组治疗前病情比较  参见表1。两组治疗前病情大致齐同(P>0.05),具可比性。

表1  中西医联合治疗组与单纯西医治疗组治疗前病情比较

组   别   高危型例数  标危型例数  合计  化疗前幼稚细胞比例     P 值

热毒炽盛证     23#         30#        53       0.81�0.11       >0.05#*

气血两虚证     17*        22*        39       0.80�0.16       >0.05*△

对  照  组     11△        34△        45       0.77�.014       >0.05#△

合   计      51         86        137                        >0.05#*△

注:#*表示#vs*;*△表示*vs△;#△表示#vs△;#*△表示#+*vs△各组数据比较

2.2各组间缓解率的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二型的缓解率均稍高于对照组,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尚无显著性意义(P值均>0.05)。提示中西医联合治疗组与单纯西医治疗组的缓解率相当。参见表2。

表2  中西医联合治疗组与单纯西医治疗组疗效比较

组       别   例数      CR*          PR*         NR*        总有效率**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观  热毒炽盛证   53    41   (77.4)   7  (13.2)  5  (9.4)    48   (90.6)



组  气血两虚证   39    29  (74.4)  6 (15.4) 4 (10.3)    37   (89.7)

对    照    组   45    33  (73.3)  6 (13.3) 6 (13.3)    24   (86.7)

合          计  137   103           19          15            109

注:*CR为完全缓解,PR为部分缓解,NR为未缓解。**P>0.05

2.3各组间原始细胞减少指数(MBDI)的比较  骨髓内MBDI是评价白血病疗效的指标之一,其计算公式为:

MBDI = [(治疗前骨髓内白血病细胞百分数-第1疗程后骨髓内白血病细胞百分数)/ 治疗前骨髓内白血病细胞百分数]�100

结果显示,观察组MBDI>60者热毒炽盛证、气血两虚证分别为39例和34例,合计73例,占79.35%;而对照组则为27例,占60.00%。即中西医联合治疗组MBDI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且以气血两虚证者更佳,热毒炽盛证者次之,P<0.05,提示清毒饮和养正片对化疗均有增效作用。参见表3。

表3  中西医联合治疗组与单纯西医治疗组组间MBDI分布情况

MBDI      热毒炽盛证     气血两虚证      观察组合计      对照组      合计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例数

100-81    28  (52.8)    22 (56.4)   50  (54.3)   17  (37.8)   67

80-61     11  (20.8)    12 (30.8)   23  (25.0)   10  (22.2)   33

60-41      9  (16.9)     3  (7.7)   12  (13.0)   11  (24.4)   23

40-1       5  (9.4)      2  (5.1)    7  (7.6)     7  (15.6)   14

合计      53              39            92             45            137

2.4各组治疗后生存质量、症候积分  经多个样本比较及两两比较的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 & Nemenyi Test)显示,热毒炽盛组与气血两虚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热毒炽盛组、气血两虚组分别或合并成中西医联合组,与西医组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值均<0.01)。提示清毒饮(片)和养正片对化疗有增效减毒作用。参见表4。

表4  各组治疗后生存质量、症候积分构 成生存质量积分症候积分P  值热毒炽盛证79.41�29.83#10.45�7.19###vs※>0.05;##vs※※>0.05气血两虚证84.35�23.60※10.44�6.05※※※vs□<0.01;※※vs□□<0.01中西医联合组小计81.56�27.27△10.44�6.69△△△vs□<0.01;△△vs□□<0.01西医对照组66.22�28.79□14.24�8.53□□#vs□<0.01;##vs□□<0.01P  值  ※vs□<0.01;※※vs□□<0.01

2.5清毒片和清毒饮疗效的比较  本研究观察比较了清毒片(包括中西医联合治疗和部分纯中药治疗的患者)与原清毒饮治疗的疗效差别,并经方差分析和t检验(双侧),结果二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清毒片与清毒饮的疗效相当。参见表5。

表5  清毒饮与清毒片对AL的疗效比较构成例数对数的

均数对数的

标准差对数的

方差几何均数t值P值清毒饮组350.43590.15240.02322.72830.87920.3816清毒片组570.40810.14430.02082.5589  

2.6清毒饮(片)和养正片对AL各亚型的疗效比较  为了观察对比清毒饮(片)和养正片对急性白血病西医各亚型(包括中西医联合治疗和部分纯中药治疗的患者)的疗效,试图探讨其对某型白血病的疗效有无特异性,经多个样本比较Ridit分析和卡方检验显示,本组各亚型急性白血病人的疗效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即尚未证明该二方对急性白血病某亚型有特异性疗效。参见表6。

表6  清毒饮(片)和养正片对急性白血病西医各亚型的疗效分布AL分型临床治愈CRPRNR合计平均RM1031150.5957M202891380.5132M3151070.4014M4041160.5616M5051280.5904M6000110.9620L1170080.3438L201521180.4731L3010010.3913合计26815792 注:经卡方检验,卡方值=7.7038;自由度v=9;P=0.5642

3讨论

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研究,我们认为急性白血病的病机本质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其发病机理关键在于脾肾阴阳气血亏虚,邪毒内侵并深伏骨髓,导致精血内耗,痰凝血瘀为病。据此我们研究室制订了清毒饮和养正片两个纯中药复方,其中清毒饮由七叶一枝花、白花蛇舌草、大青叶、山慈菇等组成,功能清热解毒,化痰散结,凉血活血;养正片主要由黄芪、人参、补骨脂、赤灵芝、三七等组成,功能补肾健脾,补气养阴,填精益髓。经初步观察显示,二方辨证分期并序贯用药配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并进行了相关分子作用机理的研究[2-8]。本研究扩大观察样本,进一步证明清毒饮和养正片具有抗白血病作用,且主要表现在对化疗有减毒增效作用,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症候积分。

鉴于原清毒饮剂型属水剂不便于携带,且部分患者不适应原清毒饮的口感,我们对其进行了改良,并改为素片,即成为清毒片。本研究观察比较了清毒片与清毒饮的疗效差别,结果表明,二者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清毒片与清毒饮的疗效相当;即经过改良后的清毒片不但保持了原有的抗白血病疗效,而且更便于患者携带和服食。

为探讨清毒饮/片和养正片对某型白血病的疗效有无特异性,本研究观察对比了其对急性白血病各临床亚型的疗效情况。结果表明,本组各亚型急性白血病人的疗效差别无显著性意义;即尚不能认为该二方对急性白血病某亚型有特异性疗效,但不排除是病例数仍嫌不足之故,有待将来扩大样本以进一步观察。

由于急性白血病以脏腑气血阴阳亏虚为本,热毒、痰瘀为标,本虚标实,虚实错杂,且虚与实之间常变化迅速;故治疗要在谨守病机,重视整体,扶正祛邪,有所侧重,或治病以留人,或留人以治病。也就是说,对于白血病应当选用综合治疗方案;而综合治疗方案的选择,应强调个体化原则,只有按患者具体病情、体质状况、年龄、白血病类型、经济条件等来选择治疗方案,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患者正邪俱盛或邪盛而正未太虚时,可先以攻邪为主,即治病以留人。如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多表现热毒炽盛,气营两燔为主,应以清热解毒,凉营止血为主,可用清毒饮/片配合砷剂或全反式维甲酸;养正片减少用量,扶正为辅,清毒片/养正片的比例以2/1为妥。其余类型成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应扶正祛邪并重,清毒片/养正片的比例可为1/1。但即使在合并感染及出血以标急为主时,亦万万不可忽视扶正固本,燮理阴阳,调补气血,步步为营,使正胜则邪退,方能力挽狂澜,脱离险境。

对于老年人白血病、身体羸弱者和低增生白血病等,由于其诱导化疗效果较差,治疗相关死亡率高,故应坚持留人以治病的原则,是否进行化疗,以及化疗的强度更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即根据其一般情况和重要脏器功能状态而定,原则上其化疗不应太强烈,宜加强支持疗法,加强隔离保护和细致护理工作,以尽可能延长生存期。对于身体况差,或有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合并症,骨髓增生低下(低增生白血病),原始细胞百分率较低,全血细胞减少严重等者,不宜化疗,否则可能因强烈化疗致严重并发症而加快其死亡;对此类病员,可予中医中药辨证治疗,选用清毒片/养正片,比例以1/1或1/1.5为妥;还可酌情试用微量诱导分化剂如阿糖胞苷10-30mg/d,静脉滴注,连用1-2周;或三尖杉酯碱1-1.5mg/d,静脉滴注,连用1-2周。体质及经济条件较好者,也可二药联用,成为小剂量HA方案。并注意加强扶正和支持疗法,可望取得较好的生存质量或较长的生存期,以至获得较长时间CR。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