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选文章,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漳州市中医院小儿骨科组
肱骨髁上骨折是常见的一种儿童骨折,约占儿童四肢骨折的3%-7%,肘部骨折的55%-80%,肱骨髁上骨折的标准分型是将其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屈曲型少见,伸直型占90%以上,其中伸直型临床上常用Gartland分型:I型骨折端轻度移位;II型骨折端部分移位,后侧皮质仍完整;III型骨折端完全移位。肱骨髁上骨折若治疗不当,可导致肘内翻、过伸畸形、Wolkmann缺血挛缩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其中肘内翻是肱骨髁上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尺偏型骨折发生率高达50%,过去我们常认为肘内翻畸形仅为影响美观问题,但今经研究已证实肘内翻畸形,容易使患肘发生继发骨折,尤其是肱骨外髁骨折,并且有过早发生骨关节炎的危险和不能从事某些体育活动。如何有效的预防肘内翻的发生,成为了肱骨髁上骨折治疗重点,也是亟待解决的医学难题。目前认为导致肘关节内翻的常见原因是在复位过程中产生移位、不能完全矫正及矫正术后再移位等。我们在麻醉后, C臂机透视下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这种手术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痛苦小,避免了固定后再移位等特点,达到了切开复位内固定的同等效果,而使用石膏托外固定可以减少了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的发生,该法没有对骨折断端的骨膜及软组织造成损伤,大大减小了骨折不愈合的概率。在本组研究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以下的经验体会:①手法复位争取一次性成功,不要反复复位造成再损伤以及引起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I②对于远端的尺侧移位要完全纠正,桡侧的移位纠正过程中留余地;③刘自贵[3]报道手法复位后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后出现尺神经麻痹可能与克氏针的内侧进针点有关,本研究手术过程中,触及内上髁后于髁前进针,半曲屈肘关节,使尺神经避免损伤,减小了术后神经麻痹的概率;④ 为了减少术后再移位的发生,手术过程中要让内外两枚克氏针在骨折线或鹰嘴窝上方至少0.5cm 以上,且穿过对侧的骨皮质,避免骨折远端的旋转移位;⑤ 石膏托外固定时屈肘70?,缠绕要适宜;⑥ 术后加强远侧关节的功能锻炼等。
综上所述,C臂下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避免了单纯外固定易移位的缺点,同时也避开了切开复位损伤的缺点,是临床上一种成熟的手术方式。及时正确处理骨折,术中注意方法及技巧,术后加强功能锻炼,可以使患儿获得满意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