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癣的临床表现

头癣(tinea capitis)是皮肤癣菌感染头皮及毛发所致的疾病。好发于儿童,成人很少感染。致病菌只见于两个属,毛癣菌属和小孢子菌属。全世界头癣的流行病学各不相同,我国常见的病原菌包括犬小孢子菌、断发毛癣菌、紫色毛癣菌等。传染性较强,可通过理发工具或接触受感染动物而感染。致病菌的致病性不是决定疾病严重程度的因素;宿主的免疫反应也起重要作用。根据致病菌及宿主反应不同临床分为白癣、黑点癣、脓癣和黄癣。

头癣的表现可从类似脂溢性皮炎的非炎症脱屑到伴脱发的严重脓疱性皮疹,即脓癣。伴或不伴鳞屑的脱发是头癣最常见的表现,脱发可以是散在斑片,也可累及整个头皮。可有颈后或耳后淋巴结肿大。

1. 白癣(tinea alba):多见于学龄前儿童,常由接触宠物如猫、狗等引起。皮损呈圆形或不规则形之灰白色鳞屑性斑片,常呈卫星状分布;病发多在距头皮3~4mm处折断,病发根部有一白色菌鞘;青春期后可自愈,若无继发感染,不留瘢痕和秃发。

2. 黑点癣(black dot ringworm):多侵犯儿童,也可侵犯成人。为多数散在点状鳞屑斑;病发出头皮即折断,呈黑色小点状;发展缓慢,可累月终年不愈,愈后可有瘢痕形成,发生脱发。

3. 脓癣(Kerion):白癣或黑点癣患者由于机体的反应强烈,可引起明显的炎症反应,可形成头皮脓肿。典型的损害呈化脓性毛囊炎,形成暗红色境界清楚的圆或椭圆形脓肿,表面柔软,有波动感,表面可形成多个蜂窝状排脓小孔。损害常为单发,患区毛发易拔除。自觉症状可有轻度疼痛和压痛,附近淋巴结常肿大。愈后常有瘢痕形成,引起脱发。

4. 黄癣(tinea favosa):俗称“秃疮”或“瘌痢头”。主要见于儿童,成人和青少年也可发生。典型损害具有硫磺色、边缘翘起、中心微凹而呈碟状黄癣痂,基底炎症明显,散发出类似谷物发霉的臭味。从中穿出一根或数根稀疏、干燥、无光泽、长短参差不齐的头发。久之可形成萎缩性瘢痕,造成秃发。

5. 无症状携带状态:无头癣症状,但真菌培养阳性。常为学校学生或患者家庭成员,被病发污染的用具常为传染源,不治疗可持续存在6周~6月。

拔除病发及头皮鳞屑进行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和滤过紫外线灯(伍德灯)检查。真菌培养对确定致病真菌,选择合适的治疗尤为重要。对于所有侵入毛发的皮肤癣菌来说,其入侵形式有三种,即发内型、发外型和黄癣。

发内型是由毛癣菌属中的亲人性皮肤癣菌所致,其特点是发干内没有荧光的关节孢子。其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从脱屑到有脱发斑的黑点癣,再到形成脓癣。断发毛癣菌和紫色毛癣菌是发内型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发外型是来自断裂的菌丝在发干外形成关节孢子,从而破坏其表面。发外感染可有荧光(小孢子菌)或无荧光(小孢子菌和毛癣菌)。临床表现不同,可从斑片、几乎无炎症的鳞屑性脱发到形成脓癣。犬小孢子菌是发外型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黄癣常由许兰毛癣菌引起,发干内可见菌丝和气泡、气沟。伍德灯下可见暗绿色荧光。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