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哭闹干预流程
过度哭闹症状:5个月内的而婴儿,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难以安抚的长时间哭闹、烦躁或易激惹。
评估内容

注意:临床医生和父母需对“过度哭闹”的症状进行鉴别,可能与胃食管反流、牛奶蛋白过敏、肠梗阻、肠套叠、遗传代谢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等相混淆。
如何安抚过度哭闹的婴儿?
■ 医生需要普及“过度哭闹”相关知识,安抚家长情绪。
“过度哭闹”只是一过性现象,大多于5月龄后好转甚至消失。医务人员要鼓励家长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问题。同时,注意产后母亲的情绪和诉求,谨防产后抑郁。
除此之外,医生和家长一起可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比如:轮流看护等。家长要定期带着婴儿进行健康检查,评估婴儿的体格生长和心理行为发育。
■ 安抚婴儿情绪。
襁褓法:用大方巾紧紧包住婴儿,类似于子宫的束缚,让婴儿获得安全感。
按摩法:温热手以肚脐为中心做顺时针方向的按摩抚触,或者以热毛巾覆盖腹部。也可采用袋鼠式护理的方式,竖着抱孩子,使得家长肩头按压婴儿腹部,改善腹部症状。
嘘声法:对着婴儿的耳朵,有节律、柔和的发出单调的嘘嘘声,让婴儿安宁平静;也可利用洗衣机、吸尘器、汽车引擎的声音,或者播放有节律的声音、音乐安抚婴儿。
摇晃法:轻轻摇晃婴儿,切忌幅度过大。
吮吸法:让婴儿吸吮安慰奶嘴。
■ 提倡母乳喂养,顺应宝宝的需求适量喂养。家长需要避免“一哭就喂”和“过度喂养”,减少胃肠胀气,但是也不要让婴儿等待太久才去喂养。
喂养结束后拍嗝可减少胃肠胀气。喂养结束2小时后也可适当地进行腹部按摩,帮助排便排气。
■ 配方奶喂养伴有胀气、大便稀症状,医生推荐部分水解配方或短期选择低/无乳糖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