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检查的前世今生
一般人听到要做胃镜检查,没有几个不害怕的,都把胃镜形容成炼狱般痛苦,常常遇到人们对胃镜有一种发自心底的恐惧心理,可是为什么医生往往还是劝着要做一次胃镜检查呢?胃镜检查有哪些优点?有没有不痛苦的胃镜检查?胃镜还有哪些功能?哪些人需要接受胃镜检查?下面咱就一一道来。胃镜痛苦么?
一些患者接受完一次检查后,当胃镜从口腔里拔出来说的第一句话:死也不做胃镜。胃镜真有那么痛苦么?
笔者自己也做过几次胃镜,第一次是普通胃镜,的确不舒服,主要是咽部的不适,是一种不太好的体验,这种不适主要来于胃镜在咽部的刺激造成的恶心感,这种感觉,有时很难忍受,这便是大多数人拒绝胃镜检查的主要原因吧。后来笔者又体验了无痛胃镜,的确比普通胃镜要舒适很多,完全没有一点知觉就完成了检查。
其实胃镜并不痛,就是咽部的恶心和腹胀不适,只要被检查者听从医生的指导配合,这些不适反应还是会减轻很多的。
某患者因反酸、嗳气多年,又出现反复上腹痛半年,自己去药店买药、小诊所看都没看好。今年来到我院消化科就诊,医生了解病史后建议他做一次胃镜。他很不情愿,觉得胃镜很痛苦不愿意做。就问医生,一定要做胃镜吗,能不能换一种检查或者开点药就好了?
这样的患者遍存在,主要是害怕胃镜,把胃镜描述成“那么长的管子插进去,在里面捣啊……”
因此很多患者放弃或拒绝胃镜检查。但如果是受到严重胃病或胃出血折磨,这些患者还是愿意治好病接受胃镜检查,但对于没有明显症状,或症状较轻的人们,让他们主动接受胃镜检查就没那么爽快了。
有没有不痛苦的胃镜?
好了,现在大家都知道胃镜如同人眼一样进到胃里面观察,可以发现微小病变,并对可疑病变作活检病理诊断以进一步明确诊断,但仍然有很多患者还是畏惧胃镜检查怎么办?
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侵入性检查要让受检者更舒适,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和精神压力,现在有了“无痛苦”胃镜检查,实际上就是由专业麻醉医生,在即将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静脉里注射一种短效镇静麻醉药物,让患者在睡眠中接受胃镜检查或简单的微创治疗,当检查或治疗结束,患者苏醒后,没有一点感觉,同时记忆中也没有这段令其不适的经历。
任何人都可以进行“无痛苦”胃镜检查么?
并不是所有人均可以接受这样的检查,在接受无痛胃镜前,麻醉医生一定要了解被检查者的身体基本情况,比如有无高血压、心脏病,有无严重的肺部疾病等等,排除这些基础疾病,才可以接受无痛胃镜检查。
无痛胃镜检查结束后,医生会交待被检查者恢复饮食的时间(通常是检查完毕后2小时),接受无痛胃镜检查后24小时内请不要从事高空作业,不要从事精密计算等工作,不要开车,包括摩托车,电动车和自行车。
胃镜是发现早期胃癌的最好办法
要知道,我国是世界上胃癌的高发国家,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新发胃癌在中国,与日本韩国相当,而胃癌的死亡率却明显高于日韩。相比日本和韩国我们的早期胃癌的比率非常低,这是由于日本、韩国,尤其是日本近二三十年来一直重视的消化道早癌的检查与治疗有很大的关系,日本的消化道早癌的发现率达到70%以上,而在中国,有数据统计才15%!
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据,每年有多少胃癌患者就诊时已经到了进展期呢?而随之而来的“亡羊补牢”式的治疗,不但让患者饱受痛苦,而且花费了大量的医疗费用。而日本韩国也属于胃癌高发国,但是他们的早期发现率非常高,使得治愈率也大大提高,这主要因为日本韩国胃镜检查的普及,当然,这两国的民众对胃镜的接受度也是非常高的,他们到一定年龄会主动接受胃镜检查,尤其是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有数据显示,中国在胃癌一项上的科研医疗费用达数十亿人民币,却只让晚期胃癌患者延长了半年的生存期!
一般来说,各种肿瘤,包括胃癌大多好发于中老年人群,而无论哪种肿瘤在早期是没有特异症状的,很多科普上说,早期胃癌的症状有哪些,那些往往是一些非特异性症状,一般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不良等也会出现类似的症状,因此医生劝一些出现这类症状患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做胃镜的目的之一就是需要排除这症状是不是由胃癌引起的。
胃癌的早期表现非常隐秘,最先可能仅有胃黏膜的颜色发生了一点变化,比如在胃镜下表现为发红或褪色改变,或者表现为轻微的隆起或很浅的凹陷,而这些改变,以目前的X光透视、CT、彩超等技术无法法捕捉到如此细小的变化。这些微细的改变,通过现代的电子胃镜结合肉眼观察与病理学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并对早期胃癌、癌前病变做出准确判断。这就是为什么在消化科,医生会根据病史建议上了年龄又没做过胃镜进行胃镜检查,胃镜能排除或早期发现胃癌。
胃镜的优势
胃镜的优势之处在于胃镜能直接进入人体内,如同进人进入房间参观一样,它可以观察到胃粘膜最微小的变化。而较传统的X光透视,如同一个人站在房间外面,透过毛玻璃窗观察室内的情况一下,直观程度完全不一样。而相比CT、彩超这些我们熟知的检查,对胃肠这些空腔脏器的粘膜诊断能力是有限的。CT只有在肿瘤发展到中晚期,形成较大肿块或者形成淋巴结转移后在CT上才能见到肿块。胃早期病变一般最多、最先发生于胃粘膜,因此胃镜是检查是目前胃部疾病诊断的首选手段。
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胃镜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检查的工具了,科学家和医生们开发出了各种更先进的胃镜诊断和治疗设备,比如色素内镜、NBI(窄带成像技术)、AFI(自体营光技术)、FICE(智能分光技术)、ISACN(高清智能电子染色)等,以及在上述技术基础上开发的放大内镜更是让早癌无处遁形了。
胃镜检查是怎么回事?
前面讲了很多胃镜的优点,那么胃镜到底怎样检查?能观察哪些信息?下面就来说道说道:胃镜借助一条纤细、柔软的管子伸入胃中,这根管子可不一般,它前端是一只袖珍高清摄像头,还有光导纤维可以给胃内提供照明,直视观察从食管到胃和十二指肠内部粘膜变化。这台高清摄像机,在医生的操控下,在胃内各个角度进行细致的观察,并拍下各部位的照片,特别是异常的粘膜改变。医生可通过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多角度观察,结合染色,有条件的单位可有放大内镜,可以放大到100多倍观察胃部粘膜的细微变化,就相当于一只低倍显微镜在胃里寻找任何可疑的蛛丝马迹,并且还可以借助于胃镜的特殊管道,使用专用设备进行病理活检及细胞学检查,活检组织在显微镜下进行进行病理诊断,对大多数“胃病”能一次就诊断清楚。
胃癌的高危人群,比一般人更需要胃镜检查
关于高危人群,通常是指:
1.有肿瘤家族史的人。在两三代的亲属中,有得过消化系统肿瘤或者其他肿瘤,其得胃癌的几率就会更高。
2.有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慢性胃病的人们,患有这些疾病的人应积极治疗,防止疾病进展,并定期去医院复查。
3.长期吸烟、饮酒,特别爱吃烫食、腌制和烧烤食物、高盐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这些习惯会对胃造成较严重的损伤,应及时调整生活习惯,并且不应该拒绝医生胃镜检查的建议。
因此,建议45-50岁以上应做一次胃镜,没阳性发现或者没有高危因素3-5年一般可以不用再复查;做了胃镜发现有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等胃癌的危险因素的人应结合医生建议进行定期复查和随访,一旦发现早期病变,及时正确的治疗,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总会有人觉得胃镜很难受,但是相比于因回避而带来的后悔,因此该做胃镜时,千万别犹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