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波治疗失眠

冲击波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临床研究*刘龙

西安航天总医院针灸科 (西安 710100)

*陕西省科技厅项目(2011K16-07-02)

  摘要 目的:评价冲击波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名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冲击波针灸治疗组31例,传统针刺对照组31例,中药对照组31例,分别于治疗2个疗程后,对其治疗结果进行前后比较。结果: 治疗前后PSQI积分及睡眠质量分级水平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冲击波针灸治疗组对其改善程度与传统针刺对照组相当(P>0.05),优于中药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冲击波针灸治疗组为90.32%,传统针刺对照组为87.10%,中药对照组为80.65%。结论: 冲击波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疗效显著。

主题词

失眠,指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是睡眠障碍中较常见的类型。为病人感到睡眠不足-包括时间、深度或恢复体力不足,临床上可表现为入睡困难、续睡困难或早醒。不但影响躯体功能恢复,削弱免疫机制,而且影响工作、学习效率以及人际关系,进而降低个人生活质量。因此,切实探求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是整个社会以及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冲击波针灸疗法具有无痛、无菌、安全、易控、操作简便等诸多优点,故此,笔者于2013年1月~2014年7月期间采用冲击波针灸对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研究资料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选取在我院门诊确诊为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共93例。本研究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对于病例的不同治法进行对照比较。依据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纳入标准将符合的病例进行纳入,将合格的受试病例分为3组。冲击波针灸治疗组31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44.17?3.33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5.1?0.5年;传统针刺对照组31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4.71?3.04岁,病程3个月-11年,平均5.5?0.6年;中药对照组31例,年龄19-69岁,平均年龄44.32?3.00岁,病程2个月-10年,平均5.3?0.4年,对于受试3组病例治疗前的一般情况(年龄、病程)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差异,说明组间具有可比性。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不寐的诊断标准。

心脾两虚型失眠症见: 多梦易醒,或朦胧不实,神疲乏力,心悸健忘,头晕目眩,面色不华,或食后腹胀,大便溏稀,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 中失眠的诊断标准[2]。

  纳入标准

(1)符合失眠西医诊断标准者;(2)符合不寐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证型为心脾两虚者;(3)年龄介于18~70岁之间者;(4)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得分>7分且治疗前二周之内没有接受治疗的失眠患者;(5)具有良好依从性的患者。

     排除标准 

(1)不符合纳入标准者;(2)由于外界环境干扰因素及诸如手术等全身性疾病引起失眠者;(3)失眠并见精神疾患而无法或不愿合作者;(4)失眠并见造血系统等系统原发性疾病者以及肝、肾、心等重要器官疾病者;(5)妊娠、哺乳期妇女。

  治疗方法  

冲击波针灸治疗组 选穴:巨阙、心俞、章门、脾俞(均取双侧)。方法:采用冲击波针灸治疗仪(德国STORZ公司生产,MP50型)对上述体穴进行冲击波针灸刺激,治疗探头使用D20探头,压力为2bar,频率为10赫兹,冲击次数为2000到3000次。每天治疗1次,1个疗程为2周,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评判疗效。

传统针刺对照组 选穴:巨阙、心俞、章门、脾俞(均取双侧)。方法:以28号1.5寸毫针刺入腧穴,施行捻转补法于心俞和脾俞,施行平补平泻法于巨阙和章门。每天治疗1次,1个疗程为2周,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评判疗效。

中药对照组:口服“归脾丸”(方药组成:炙黄芪、茯苓、大枣、酸枣仁、木香、龙眼肉、白术、党参、远志、当归、炙甘草),由李时珍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42020565),6g/次,3次/日, 2周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

疗效标准 睡眠质量:采用睡眠率对睡眠质量进行分级评定:睡眠率=实际入睡时间/上床至起床时间?100%。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于受试者最近一个月的睡眠质量,采用此表作为评定标准之一。总分范围为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睡眠质量:为了对治疗前后睡眠治疗分级情况的改善率进行观察,本研究对于睡眠质量分为5级,划分标准如下:Ⅰ级: 睡眠尚可,睡眠率达到70%-80%;Ⅱ级: 睡眠困难,睡眠率达到60%-70%;Ⅲ级:轻度睡眠障碍,睡眠率达到50%-60%;Ⅳ级: 中度睡眠障碍,睡眠率达到40%-50%;Ⅴ级: 严重睡眠障碍,睡眠率达到30%-40%。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在6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神充沛;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足3h;无效:治疗后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反而加重。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方差分析,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作为评定所有检验结果有无显著性的标准。

治疗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总积分及差值比较 

表1 三组治疗前、后PSQI总积分及差值比较(?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

冲击波针灸治疗组 31 12.36?2.15 5.62?1.68△△ 6.74?1.86▲

传统针刺对照组 31 12.19?2.01 6.01?1.82△△ 6.18?1.23▲

中药对照组 31 12.93?2.32 7.95?1.94△△ 4.98?0.89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P<0.01;与中药对照组相比,▲P<0.05,▲▲P<0.01

由表1可知,治疗后,三组患者PSQI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三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www.yihu.com1)。进行组间比较,对于评分差异,冲击波针灸组与传统针刺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前者评分差异较后者高,而冲击波针灸组与中药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www.yihu.com5), 传统针刺组与中药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www.yihu.com5)。上述结果提示,经不同治疗方案后,冲击波针灸组相较于中药组更能显著降低失眠患者PSQI评分,它在降低受试者PSQI评分方面疗效更佳。

2.2三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

表2 三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n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冲击波针灸治疗组 31 6(19.35) 16(51.61) 6(19.35) 3(9.68) 90.32

传统针刺对照组 31 5(16.13) 18(58.06) 4(12.90) 4(12.90) 87.10

中药对照组 31 4(12.90) 15(48.39) 6(19.35) 6(19.35) 80.65

由表2可知,对于总有效率,冲击波针灸组与传统针刺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前者高于后者,而冲击波针灸组与中药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冲击波针灸组在对于失眠患者疗效方面优于中药组。

2.3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分级情况比较

表3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分级比较(N)

组别 n

Ⅰ级-Ⅱ级 Ⅲ级 Ⅳ级-Ⅴ级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冲击波针灸治疗组 31 6 21 15 7 10 3

传统针刺治疗组 31 5 20 16 9 10 2

中药对照组 31 6 17 14 9 11 5

    对于三组患者治疗前睡眠质量分级进行比较,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0.05),说明组间具有可比性。治疗结束后,三组患者睡眠质量分级情况明显改善,经等级资料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讨论

目前,学术界一直对镇静催眠药的安全性存在着意见分歧 [4]。近些年来,冲击波主要在软组织疼痛、神经康复、皮肤美容等领域的应用较多。但笔者在临床使用冲击波的过程中发现其应用领域远不止于此,尤其把传统的针灸知识和冲击波治疗技术结合在一起使用时,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如同穴位按摩一样,冲击波针灸也是对人体组织内对压力敏感区施加刺激,但其作用强度、深度以及所刺激的区域都要大的多,而且没有创伤,安全性更高,也可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从而扩展了冲击波疗法的治疗领域。我们认为失眠的病因病机以心脾两虚为主,设计了以冲击波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新思路。本研究表明: 冲击波针灸能有效地降低PSQI总分,改善睡眠质量,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归脾丸。

在本研究中,我们在临床诊断、疗效评价、配伍机理等方面以整体观来作为立论依据,认为心、脾功能的紊乱是造成失眠发生的基础,所以我们在选穴时选择能够内调腑脏、能直接反应腑脏功能并气达病所的穴位。我们根据健脾养心安神的治疗原则,遵循俞募配穴法,选取心俞、脾俞、巨阙、章门作为穴位处方。俞穴、募穴均为脏腑经络之气所输注、结聚的部位,皆可治疗相应脏腑、组织的病症,“阴阳经脉,气相浇灌,脏腑腹背,气相通应”,所以俞募配穴针对失眠“阳不入阴,阴不含阳,神不守舍”的病机特点,能够使得经气由阳行阴,由阴行阳,阴阳互通,腹背前后通应,从而达到阴阳相对平衡和阴平阳秘的最佳生理状态。研究表明[5],俞、募穴针感传入冲动不仅在脊髓水平汇聚, 而且在脑干和下丘脑水平具有靶向趋同性, 通过神经微环路, 实现高位中枢整合, 发挥对靶器官的作用,这也从现代医学角度奠定了俞募配穴法冲击波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理论基础。

冲击波针灸,是基于传统中医针灸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与现代技术的一种结合。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心脾两虚型失眠治疗的总有效率,冲击波针灸与传统针刺方法相当,但是鉴于冲击波针灸疗法具有操作简便、无痛、无菌、安全、等优点,相较于传统针刺方法的弱点诸如疼痛感、侵袭性等,冲击波针灸的临床应用前景更为广泛,其复杂的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9.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DM-3.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86.

[4]宋环霞.枣仁安神汤治疗失眠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3,28(10):1562-1563.

[5]王浩,申国明.俞募配穴协同效应及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针灸.2011,31(9):862-864.

电话:18192003523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