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皮病在中医称皮痹,

是一种病变局限于某一部位或可累及全身的皮肤病,是一种以皮肤和各脏器发生纤维硬化为特点的结缔组织疾病。其特征为皮肤肿胀、发硬、后期发生萎缩,可伴有内脏损害 。中医称本病为“肌痹”、“顽皮”、“皮痹”等,其病机主要是寒邪凝结腠理,络脉瘀阻不通。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其局限者称之为“皮痹”、“皮痹疽”,系统者称之为“风痹”、“肌痹”,“虚劳”。

中医认为硬皮病多由于肾阳虚,气血不足,卫外不固,腠理不密,风寒湿之邪乘陷侵袭,阻于皮肤肌肉之间,以致营卫不和,气血凝滞,经络阻隔,痹塞不通,日久耗伤阴血,脏腑失调,肌肤失养所致。结合硬皮病诊断是以张学军主编的五版教材《皮肤性病学》硬皮病的诊断标准为准。A:局限性硬皮病(简称为硬斑病 morphea)分为斑块状硬斑病,线状硬斑病,泛发性硬斑病三型。

B、系统性硬皮病又称为系统性硬化病(systemicsclerosis)前驱症状:可有雷诺现象、关节痛、神经痛、不规则发热、食欲减退等。皮肤症状:分为三期即水肿期、硬化期和萎缩期。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管损害,骨、关节和肌肉损害,内脏损害。实验室检查:抗核抗体(ANA)阳性率约90%,胸、食管及骨关节X线检查有异常改变。雷诺病,以肢端苍白、青紫、疼痛为主,无皮肤硬化及内脏损害。认为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成人硬肿病,皮肤肿胀发硬如木质,自颈向两肩、躯干发展,手脚、内脏很少受累,有自愈倾向。

新生儿硬化症,多见于早产儿及体虚新生儿,生后4—20天内发病,为新生儿受寒冷后引起的广泛性皮下脂肪凝固硬化,先发于下肢、臀部,再累及全身,预后差。

全身粘液性水肿,为“甲低”所致,皮肤为非凹陷性水肿、增厚、干燥,无皮肤萎缩。

皮肌炎,肌无力、疼痛、肿胀及压痛,24小时尿肌酸含量增高。韩世荣—硬皮病的的证型和治疗。临床上把硬皮病

1, 瘀血阻络型,主要表现在肿张期或硬化期:局限性者多见,相当于局限性硬皮病初期和系统性硬皮病的肿张期,口唇、肢端青紫,苍白,遇寒加剧,皮纹消失,紧张变厚,呈非凹陷性水肿,色素异常,皮损处刺疼或麻木,无汗;或者皮肤变硬,蜡样光泽,难以捏起,肌肤甲错,毛发干枯脱落,妇女闭经,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象细涩。

2, 脾肾阳虚型,主要发生在肿张期或硬化期,多见于系统性者,主要表现为:纳少便溏,畏寒肢冷,腰膝酸软,乏困无力,舌质淡胖,脉象沉细。

脏腑虚衰型。主要表现在硬化期及萎缩期,主要发生于系统性硬皮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各个脏腑、骨、关节、食管有不同程度损害,呈皮包骨表现,舌质淡,脉象沉细无力。

瘀血阻络型以血府逐瘀汤加减;脾肾阳虚型用当归四逆汤与黄耆桂枝五物汤加减;

脏腑虚衰型用十全大补汤加减。每日一剂,水煎两次,早晚分服。

中药汤剂宜温服,脾肾阳虚者宜温热服。按时、正确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

局限性硬皮病不伴有脏腑症状者单用“热敷药”局部治疗,每次局部热敷30分钟—1小时,每日2次。

有条件者及住院患者加用“热敷药”“中药气雾透皮熏蒸”疗法,每日1次。还可以配合针灸疗法等。维生素E、薄芝注射液等可作为辅助疗法。

食有节,予以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对肢体关节挛缩者,坚持按摩、热敷、理疗等治疗,使挛缩缓解。禁止吸烟,因吸烟会引起小动脉痉挛,加重指端缺血,使病情加重。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