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痹先调脾
痹证是风湿科的常见病,对应着诸如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骨关节炎及痛风性关节炎等临床常见的关节病变。痹证属于疑难病范畴,目前西药治疗的疗效并不尽人意,而且其带来的毒副作用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中医中药治疗痹证有着独特的优势。
祖国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在《素问?痹论》篇中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湿邪是痹证致病的最主要因素,关系着本病发展变化的始终。 “脾主湿,治中央”,脾的运化功能衰弱或障碍既是体内产生湿邪的根本原因,又是外湿侵入的内因。而内外湿邪,均居于脾这个人体的中枢地域,同气相求,致痹则更加缠绵难愈。在生理情况下,关节部位渗出的水湿或黏附物可通过脾的运化功能及时化解、吸收或通过脾的输布功能运输到脏腑,最终排出体外,以维持关节正常的营养和功能。如果脾的功能障碍,造成水湿运化和气化不力,再加上湿邪的阻遏,使这些渗出物、增生物、附着物不能被化解、吸收、输布疏散而形成肿胀、凝聚、堆积甚至关节筋肉的变形以致致残。这就是《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的“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上面是从痹证的致病因素和临床表现来讲脾的功能强弱对于痹证发生发展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再从痹证的病机理论分析一下。“痹者闭也”,也就是说气血不通,痹阻经络关节是痹证的主要病机。而从中医上来讲,气血不通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脾虚造成的。脾是人的“后天之本”,人体气、血、津液的生成和各脏腑功能的正常运转,机体生命活动的持续均有赖于脾的运化功能。《黄帝内经》说“脾主运化,统血,主肌肉四肢”,脾的功能减弱,必然会导致气血运化障碍,气虚推血无力,进一步加重了血瘀在四肢关节的淤滞不通。现代医学的研究也表明,“脾虚”会造成细胞免疫、体液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低下以及免疫调节机制紊乱等方面的问题。被后人誉为“补土派”代表的李东垣,是金元四大家之一,在其名著《脾胃论》中指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总的来说,脾的运化功能如何也就成为本病治疗的关键。
基于对痹证的这些认识,我们提出治痹先调脾,在祛风除湿、活血化瘀的同时,应强调顾护脾胃的重要性。首先,在治痹方中加入调脾之品,是针对痹证的病因病机来说的。通过对脾的功能的加固,可以增强个体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有利于其它治痹药物更好的发挥药效。脾的功能得到加强了,湿邪得以祛除,气血运化就会更加顺畅,四肢肌肉都得到很好的濡养,各种肿胀疼痛的痹证症状自然会有效缓解。所谓“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就是这个道理。另一方面,痹证治疗周期一般来说都比较长,而且很多药物都会损伤脾胃,导致治疗中断、半徒而废。诸如非甾体类消炎药、激素类药物是西医里面最擅长治标的,同时也是最常见的胃肠道副作用的高危因素,长期的或者大量的服用会严重损伤脾的功能;而许多祛风除湿的中药,如藤类药、虫类药等也会伤及脾胃。因此顾护脾胃是完成痹证整个治疗过程的重要保障。正如《黄帝内经》所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在治疗痹证的同时常在中药中加入党参、淮山、炒薏苡仁、扁豆、茯苓、白术等顾护脾胃之品,才能够使患者长期、坚持服药,较好的完成整个治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