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患哮喘后会变得孤僻,如何破解:之二
三、解除对哮喘治疗药物的排斥心理1.对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排斥心理:许多家长谈激素色变,担心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应向患儿及家长详细讲明吸入糖皮质激素的优点,吸入糖皮质激素是目前哮喘控制的首选药物,长期应用可以有效控制气道炎症,减少哮喘的急性发作,避免气道重塑,经医生指导后规范应用,很少会发生全身不良反应。在重度哮喘患儿的治疗中,短期内口服或静脉应用激素也通常是安全的。
2.担心药物依赖或成瘾:许多患儿及家属认为长期使用药物及吸入疗法会产生药物依赖性及成瘾性,尤其是吸入糖皮质激素,因而产生排斥、恐惧心理,导致自行减药、间断用药等情况。应向患儿及家属讲明,除全身用糖皮质激素外,吸入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哮喘治疗药物一般无依赖性,且吸入疗法药物通过微颗粒形式进入呼吸道,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表面,用量是非常小的,是相对比较安全的。
3.对药物毒性反应的过度担心:许多患儿及家长因茶碱类和β2受体激动剂等药物引起的心慌、恶心、呕吐以及肌肉震颤等不良反应而担心,应告知患儿及家属,这些不良反应是暂时性的,随着药物排泄或通过减少药物剂量可以使不良反应减轻或消失。经过消炎治疗也可使这类支气管解痉药的用量大大减少。同时应让患儿了解到,虽然全身用糖皮质激素有很多不良反应,但是吸入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很少,相对安全。
四、克服哮喘患儿自卑感和依赖感
在学龄儿童及青少年中,因自身的疾病及小伙伴的孤立等因素,患儿普遍存在自卑感。在哮喘急性发作时,患儿常感到恐惧、无助、尴尬和自卑。而哮喘患儿依赖感的产生和自信心的缺失,也会导致患儿过度依赖和滥用药物等,导致病情加重和依从性差。应注意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哮喘患儿克服自卑感和依赖性。要让患儿承担起部分自我治疗哮喘的任务,让患儿尽可能恢复正常生活,参加各种有益活动和丰富多彩的娱乐,如参加哮喘夏令营活动等。
五、消除家庭因素对哮喘患儿心理的影响
家庭矛盾、父母离异经常可影响患儿的症状和肺功能,甚至引起哮喘发作,因此应使哮喘患儿的家庭成员了解哮喘患儿的发病原因、哮喘的治疗和预后等问题,尽量减少家庭因素对哮喘患儿的影响,并通过家庭成员帮助患儿树立治疗的意志和决心,协助完成治疗计划。
六、医护人员对哮喘患儿心理影响
医护人员对治疗哮喘的信心、态度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均影响患儿的病情和预后。应首先客观评价患儿的病情,并在慎重制定好治疗方案后详细向患儿讲解,取得患儿的信任和合作,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由哮喘专科医生定期组织哮喘患儿及家长们参加患教会、座谈会、亲子活动等,哮喘专科医生进行宣教,内容包括哮喘的病因、临床表现、发作时的表现及处理、缓解期的治疗,使家长了解哮喘的基本知识和预后,讲授哮喘患儿及家长在疾病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解决患儿及家长出现的心理问题。同时哮喘患儿及家长们可以分享治疗经验、交流心得等,让患儿也可以有归属感,减轻因哮喘疾病而产生的特殊感和孤立感,从而达到消除负面情绪、增强治疗信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