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慢性丙肝的认识
中医对慢性丙型肝炎的认识焦一鸣
丙型肝炎(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患病后以慢性者多见。从临床病、证表现来看,丙肝病毒类似于中医的“湿热”之邪。
中医认为“湿”性粘滞,缠绵难祛,临床可见,邪入营血后,治疗疗程长,病邪不易驱除,病情反复发作。病变涉及到中医的:脾胃、肝胆、肾等脏腑。
慢性丙肝临床主要以神疲乏力多见,有黄疸者少见,食欲差、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者不多。肝功能中ALT、AST轻度升高。抗—HCV阳性以及HCVRNA阳性。还有一些患者是在体检化验时才被发现。
由于 慢性丙肝临床一般无症可辨,所以在国内文献报道中,中医对慢性丙肝的治疗目前以专方治疗居多,辨证分型施治较少。治疗针对丙肝的病因、病机,多选用清热凉血、解毒药,直捣病邪;并以健脾化湿,疏肝理气药,扶正祛邪。有的还辅以活血化瘀、补肾等药。常用的有:丹参、赤芍、三七、大黄、虎杖、败酱草、白花蛇舌草、蒲公英、苦参、柴胡、黄芪、苡米仁、茯苓、猪苓等。常用的中 成药有:五灵丸、甘利欣、猪苓多糖、联苯双脂、苦参素以及复方苦参素等。选用上述药物对降低ALT、AST指标有明显的疗效。但对抗—HCV、HCVRNA转阴却很困难。
由于丙肝的慢性化程度很高,治疗时间较长,因此要坚持长期用药。在防止肝硬化方面,可加用三七粉、丹参、冬虫夏草制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