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肛瘘的诊治现状
婴幼儿肛瘘多发于肛门两侧,较浅,有自愈倾向,与成人肛瘘有明显区别。对其病因的认识尚不明了,有多种观点,现综述如下。一、婴幼儿肛门部的形态学特点:富士原彰等对从7个月胎儿至各年龄层的肛门部标本,就肛隐窝、肛门腺管、肛门腺、内外括约肌、联合纵肌及其皮下纤维群、神经、血管等进行了形态学方面的观察。并将婴幼儿和成人进行了比较。
1.肛隐窝:小儿隐窝和肛门柱较成人明显,肛隐窝形成得很好。随着年龄的增加这两者都趋于平坦而难以区别。肛隐窝数目为6-11个,平均为8个,在婴幼儿有较多的倾向。肛隐窝深度测量容易受死后尸体处理等原因而产生变形等影响。肛隐窝深度为0.1-1.5mm,平均为0.65mm。1岁以下平均为0.62mm,与成人无明显差异。在位置差异上,后正中处平均为1.0mm,在前正中平均为0.7mm,前后正中较深,成人病例与婴幼儿病例都是在前后正中部位较深,约为其它部位的2倍。左右两侧无大的差别都为0.4mm。被覆上皮在新生儿多为复层柱状上皮,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为复层扁平上皮所覆盖。
以肛隐窝为中心的细胞浸润:有中度以上的细胞浸润的为47.7%,其中又以仅在肛隐窝周围有细胞浸润者为多,特别是在50岁以后较为严重,虽然在胎儿和新生儿也能看到轻度细胞浸润但大部分为淋巴球,不能看到明确的肛窦炎征象。
肛门腺管及肛门腺:对肛隐窝开口部作观察时,与成人相比比较粗大、呈直线状,长度以前后正中部为长,左右无大的差别。深度:大部分(67.6%)到达粘膜下,深入肛门内括约肌内的有21.6%,无年龄、部位性差别。腺管的覆盖上皮与成人相比,被覆的多为复层柱状上皮,腺体有较多的呈管状,但胎儿、新生儿、小儿的走向单纯,且深度与成人相比并不浅。肛隐窝及与此相连的肛门腺管、肛门腺、肛门周围组织在形态学上并无性别差异。
肛门内外括约肌:肛门外括约肌比肛门内括约肌发育早,在早期有萎缩的倾向。肛门外括约肌从乳儿期开始就得到了相当的发育,与此相对能看到肛门内括约肌的肌束间的间隙,以出生后9个月左右为止为为分界线,肌束增大,肌束间呈窄窄的丝瓜形。观察其宽度其最厚的部分在25岁后大致的厚度达到30mm,出生后9个月时约为其1/5。关于其长度,能发现随着年龄的变?化,到25岁以后形成一定的长度。肛门外括约肌在15岁后基本定形。
联合纵肌及上皮下肌纤维群:联合纵肌有通过内外括约肌下端之间附着于肛门周围皮肤的部分,和贯穿肛门内外括约肌肌束间互相形成网眼状而附着于肛门周围皮肤的部分。这两部分都在附着部附近成为弹性纤维。联合纵肌的主体是后者。几乎无年龄与部位性差异,上皮下肌纤维群是从肛门内括约肌上部内侧产生的肌纤维,此外还有来自于直肠粘膜肌层的肌纤维和贯穿内括约肌上部肌束间的纤维。粘膜肌板在齿线附近消失,呈终末部呈网眼状附着于肛门周围的皮肤。无年龄性和部位性差异。
肛门周围间隙:生后9个月左右时,肛门内外括约肌周围开始看到粗略的组织间隙,并随年龄的增长而明显。但皮下组织的索状结构也变粗变强韧。
从肛门缘到齿线的距离:与成人平均为10.0mm相比,出生后9个月前的平均距离为4.0mm,为成人的2/5。在20岁后达到稳定。
国内孙琳,王燕霞对32具年龄从生后1天到4岁的小儿尸体进行肛管局部解剖(男:女=18:14),所有尸体的死因均非肛门直肠疾患。研究发现:(1)肛门隐窝的形态:小儿肛门隐窝内贮存黄白色粘液,尤以新生儿明显。外观呈漏斗状,口朝向肠腔的内上方,窝底伸向外下方。(2)肛门隐窝分布及数目:隐窝分布不均匀,有的呈局部集中,分布无规律性.最多为15个,最少为7个,一般为9-11个。(3)新生儿齿状线至肛周皮缘的距离为lcm左右。 (4)对男婴肛瘘发生部位与男婴肛门隐窝分布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SPEARMAN法和KENDALL法),P值大于0.05,故肛瘘的发生部位与肛门隐窝分布之间无显著性相关关系.
二、婴幼儿肛瘘的临床特点
佐佐木氏等报告,婴幼儿肛瘘患者约占全部小儿肛肠疾病患者总数的10%多,仅次于肛裂的发病率。
据荒川氏对23年间诊治的414例婴幼儿肛瘘的统计分析发现,婴幼儿肛瘘具有以下特点:(1)38%的患儿发病于出生后一月之内,最早的在生后第3日,在1周以内发病的共有13例。在1岁以内就诊的占49.8%(206/414),1-5岁就诊的占12.6(52/414),5-10岁就诊的占7.7(32/414)。(2)男性占绝对多数(51:1)。414例中仅有1例女婴。(3)好发于两侧。414例共590根瘘管中,发生于左侧者有296根,发生于右侧者有232根,发生于前侧者有29例,发生于后侧者有33例,即发生于两侧者占528根,占89%。(4)有2根以上瘘管者较少。62.6%(160/414)的患儿只有1根瘘管,32.1%(133/414)的患儿有2根瘘管,4.8%(20/414)有3根瘘管,0.2%有4根瘘管。(5)同一家族内有多发倾向。有9组家系兄弟同患婴幼儿肛瘘,2组家系父子同患婴幼儿肛瘘,而且发病时期大致相同。另外,有35患儿的父亲或母亲既往有成人肛瘘的手术史。其中30例为父亲,5例为母亲(6)瘘管呈单纯性,较浅在,开口于肛隐窝。(7)在青春期复发病例的肛瘘切除标本中,能发现伴有炎细胞浸润的肛门腺组织。(8)切开瘘管或用氯醛乳剂注射去除管壁后就能得到治愈。(9)婴幼儿肛瘘发病后可以长期缓解直至青春期后再复发。
富士原彰对9年3个月间经治的39例肛瘘中,全部为男婴,约占全部肛瘘病例的9.2%。在一岁以内发病的占92%(36/29),80%(31/39)的病例只有1根瘘管,其余20%的病例有2根瘘管。发生部位以两侧为多,39例有48根瘘管中,位于两侧者占73(35/48)。支持荒川氏的报告。
国内唐汉钧报告64例中,男婴60例,女婴4例。出生后1月以内发病的有36例(56.25%),一年以内发病的有58例(90.62%)。单发肛瘘44例(68.75%),其中低位和高位各22例。多发肛瘘18例,多发肛瘘18例,其中患2根瘘管的9例,3根瘘管的7例,5根瘘管的1例,6根瘘管的1例。64例患儿计患肛门瘘管96根。
何勇、韩应和报告10年间收治2岁以下肛瘘41例,均为男性,中位年龄为9.5个月。75%(31例)低于1岁。8例因喂养不当、饮食不规律等原因导致胃肠功能失调,出现腹泻。3例因尿布粗硬,摩擦臀部皮肤致肛周围感染形成脓肿。患儿多伴有哭闹,发热,检查可见肛周局部红肿,触诊有波动感。其中36例患儿首发症状为肛周脓肿,5例为肛瘘。术中仔细探查肛周脓肿和肛瘘起源,其中35例(85 4%)确定为相对应的肛隐窝。另外在19例(46 4%)发现肛隐窝发育异常(包括肛隐窝过深、壁厚、融合等)。全部患儿均为单纯性瘘管,部位均在肛门后方,其中左侧22例,右侧19例。同时还指出,在手术中能准确发现肛周脓肿和肛瘘感染源的,在成人中仅为34.17%,而在患儿则高达85.14%。
孙琳、王燕霞总结北京儿童医院12年间治疗男婴肛瘘55例男婴55例114个瘘外口中,79个(69.30%)位于截石位3点及9点以前部分。有34例(61.8%)为单一直线状瘘管.无论是单纯瘘还是复杂瘘,瘘内口均只有1个,且绝大多数位于齿状线以上的肛门隐窝内。
张思奋,袁汉雄同,罗湛滨,任东林等治疗31例婴幼儿肛瘘中,男28例,女3例。发病年龄18天至11.5月,其中出生3月内者21例,4~6月者6例,6月以上者4例。就诊年龄24天至2岁半,平均1.1岁。肛瘘分类(诊断标准按1975年全国外科会议统一标准分类法):低位单纯型22例,低位复杂型6例,高位复杂型1例,另有2例女婴为肛管前庭瘘。瘘管位置以截石位3、9点处最多见,2、5、7点处次之,其它位置少见。
三、婴幼儿肛瘘的病因学说
1、免疫功能不全说
婴幼儿肛瘘的免疫不学说首先由矢野氏提出。矢野氏认为,肠管局部免疫的主要是由IgA 担当的。出生后2周内的新生儿不存在这种IgA,成为无IgA血症的状态。在出生后3-4周逐渐产生IgA,1年左右达到正常状态。这种变化在下消化道的结肠与直肠较上消化道更为显著。另一方面,由母体带来的IgG在出生后急剧减少,新生儿自身产生的IgG在出生后一个月时开始出现,并后在出生后不久开始至数个月以内都是不充分的。矢野氏认为,根据以上的免疫学的认识,可以说明婴幼儿肛瘘好发于出生后1-2个月时免疫功能不全期间,在免疫防御机制基本完善的1岁后发病激减或者自然缓解的情况。
佐佐木志朗等对324例婴幼儿肛瘘作前瞻性研究发现,婴儿肛瘘的发病月龄与免疫发育有关,其好发月龄恰是其免疫机能薄弱期,多于出生后3月内发病。本组病例中27例为牛乳喂养,是否与其过继性免疫不足有关尚待进一步研究。
国内唐汉钧④提出婴幼儿肛瘘的发病与新生儿对感染的防御能力低弱,对大肠杆菌的抗御能力较弱有关。免疫学研究发现,体液免疫IgM可以控制革兰氏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的感染。而体液免疫IgM不能从胎盘从母体传输的,新生儿自身的IgM含量以很低。我国不同年龄儿童血清中IgM含量分别为:新生儿:12mg%,4月:57mg%,1岁:86mg%,3岁:80mg%,7岁:87mg%,12岁:72mg%,18岁:85mg%。新生儿IgM仅为成人的1/7,可见新生儿对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抗御能力特别脆弱,肛周容易为大肠杆菌所感染。此外,由于新生儿补体系统的某些不足,趋化反应微弱,中性白细胞不能充分发挥吞噬作用,造成炎症不能局限化。据此可知,婴幼儿肛周发生感染,若不及时处理,容易造成炎症扩散,形成多发性肛瘘使肛瘘复杂化。郑金娟等的观察发现:新生儿除脐血中IgG接近成人水平外,其余各项值均极低,出生后可随年龄增生而增加。出生后,来自母体的IgG迅速破坏,而新生儿自身合成能力较差,故在6个月内降低至最低水平,出现生理性暂时低丙球蛋白血症。也支持这一认识。
但用免疫功能不全说对婴幼儿肛瘘尚有许多不能解释清楚之处。如荒川氏③认为,虽然用免疫功能不全说能解释发病时期,但是如果IgA是新生儿肠管局部免疫的主力军的话,因为母乳中含有较多的IgA,那么在人工哺育的婴儿的婴幼儿肛瘘的发病率就应该较高,然而并没有发现这种情况。另外,单纯靠这个学说也不能解释婴幼儿肛瘘的感染为何以肛隐窝-肛门腺为中心向周围发展。也不能解释婴幼儿肛瘘好发于两侧的现象。
2、性激素学说
高月氏认为在婴幼儿特别是在男性婴幼儿,因受到来自于母体和自身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的作用,肛门部皮脂腺的功能亢进,分泌极其旺盛,容易导致细菌感染而产生肛瘘。婴幼儿肛瘘可理解成在肛门周围发生的独特的新生儿痤疮。但有人指出肛周皮脂腺的感染症应是脂腺炎,而不能当作肛门腺的感染病症?。
荒川氏也认为,诚然婴幼儿肛瘘中男婴较多可以用性激素失调导致的肛门皮脂腺炎症来说明,但是,由皮肤附属器的炎症导致的脓肿和由肛门腺炎症导致的肛瘘是不一样的,前者可以用抗生素或切开排脓治愈,而后者常常形成肛瘘其内口位于肛隐窝,符合隐窝腺感染学说。临床事实是婴幼儿肛瘘与成人肛瘘一样,多必须将包括肛隐窝在内的瘘管切开或切除才能治愈。因此这种认识和临床事实间存在着差异。
同时,性激素导致肛瘘性别差异的认识也缺乏临床支持。如甄宜兰等对20例成人肛周脓肿患者进行了血清睾酮测定,并与正常对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观察组血清处睾酮含量并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并且均在正常范围内.不支持男性激素是导致肛瘘性别差异的原因这一说法.
3、肛隐窝易感染说
有人认为,小儿肛门隐窝呈漏斗状外形,使其容易贮存粪屑,在腹泻时,隐窝内贮存的粘液被冲掉,枯液所具有的润滑和防止异物侵入的保护作用消失,局部免疫力降低,细菌侵入后极易形成隐窝炎。此外,新生儿肛门齿状线至肛门缘的距离很短,约为lcm左右,加上小儿肛门括约肌较松弛,在大小便长时间浸泡及擦大便时不适当用力使隐窝外翻受损,均易诱发隐窝炎。②男婴外口为皮肤,形成肉芽后暂时关闭,内口继续进入细菌和粪屑,一段时间后由于引流不畅,局部又形成脓肿,破溃减压后又愈合,可以反复发作,成为复发性感染性肉芽瘘。②
何勇、韩应和⑥指出,在手术中能准确发现肛周脓肿和肛瘘感染源的,在成人中仅为34.17%,而在患儿则高达85.14%。值得注意的是在患儿内口部或他处通常可见融合的隐窝,不切除其它部位的融合隐窝也未出现肛瘘或脓肿的复发,提示融合隐窝并不意味着肛瘘和肛周脓肿必然发病。
4、尿布皮炎致病学
张金哲认为,新生儿肛门括约肌较松,用尿布擦大便时可将肛门粘膜翻出,特别是腹泻严重的肛周皮肤湿疹(尿布疹)时,肛门粘膜也可自行翻出。因肛门粘膜经常翻出,肛窦附近受尿布损伤可引起感染,形成肛旁脓肿。
唐汉钧④认为婴幼儿肛瘘好发于肛门两侧,可能与肛旁两侧容易受尿布擦伤和粘膜容易外翻,容易感染;肛门前后正中,不容易被尿布擦伤,粘膜不容易外翻,不容易感染有关。
富士氏等根据肛门两侧的尿布皮炎较前后显著,因此对新生儿的肛门部作了细菌学检查,特别对男女的性别差异作了探讨,发现了明显有差异。贵田氏也报告尿布皮炎在男女都有扩展到两侧的倾向,但男儿因为有阴囊覆盖在肛周,因而其炎症程度比女婴严重。另外出生后3个月时肛门部皮炎为粪便与尿液所污染的情况最多,这也与出生后3个月以内较多相一致的,因而认为从这一点来寻找其发病原因是妥当的。贵田氏认为由于肛门部的皮肤、皮肤附属器的感染和皮肤、皮下组织的损伤等所致的来自于肛周外部的感染而产生的皮下脓肿,这种脓肿有时与肛隐窝相连。衣笠昭?认为虽然这种“尿布皮炎”而发展形成的脓肿,在日常中是会遇到的,但认为这类脓肿与由肛门腺感染所致的是完全不同的疾病。
5、残余上皮说:
1988年Shafik在他的肛门直肠解剖研究的系列文章中指出:胚胎期直肠颈部粘膜向下延伸,肛道套入后肠形成肛窦,覆以上皮细胞。正常情况下出生后肛窦消失,但也可在粘膜下持续存在,成为肛带或存在上皮细胞碎片,并可形成管状结构而成为肛门肌间腺体。在他的60例成人肛瘘中有54例发现在凄管附近和肌间存在有上皮细胞,由此认为上皮细胞的存在是肛周感染抗原反应的作用而使感染成为一个反复发作的慢性炎性过程。1991年,Klosterhalfen等对62例尸体标本进行组织免疫学检查,发现90%存在肛窦,在胎儿、新生儿及儿童中一半以上伴有肛门肌间腺体,而成人则十分少见。在他的3例肛瘘病例中均发现有上皮细胞存在。指出肛门肌问腺体与肛瘘的发生似乎有一定的解剖学联系。
王俊,余世耀等对9例新生儿及婴儿,3例胎儿尸体(均非肛周感染死亡病例),从矢状面、冠状面及水平面三处对肛管行连续切片取材,经常规染色,作组织学检查。发现其中的10例可见有肛窦,3例病理切片显示在齿状线附近粘膜下有上皮细胞,为柱状上皮细胞以腺泡或碎片形式存在。对婴幼儿肛瘘手术切除标本作病理检查发现,在27例生后3个月内发病的患儿中,22例(81.48%)发现在瘘管附近及肌肉组织间存在有上皮细胞,5例未发现有上皮细胞存在。在6例6-11.5岁的病理切片中均可观察到有上皮细胞存在。这些上皮细胞为立方上皮细胞、柱状上皮细胞或复层鳞状上皮细胞等。它们以形成腺泡样结构或碎片形式存在,在其周围有炎性细胞的堆积。据此他们认为,在胎儿期至出生后的发育过程中,肛窦有一个自身完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有少数患儿存在有胚胎期的残留物,即存在有腺泡样结构的上皮细胞或上皮细胞碎片。由于直肠纵肌在向肛周皮肤的延伸过程中形成多处纤维间隔,使上皮细胞碎片散布其间,一旦腹泻、红臀、肛裂等诱发因素引发肛周感染,脓肿形成。齿状线附近直肠粘膜下及肌间上皮细胞的存在是导致肛周感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根源,是肛瘘形成的主要病理学基础。至于病理切片未发现上皮细胞存在的5例,可能与感染后脓肿形成,脓腔范围大,引流通畅,上皮细胞被破坏而排出体外有关。依据是术中发现其瘘管较粗大,中央部分有球形腔隙形成。
钟士庆等在58例患儿手术过程中,58例均发现有肛窦存在。其中50例肛瘘内口位于肛窦,表明肛窦为易感染部位,在腹泻、红臀、肛裂感染时,易形成肛周感染。在45例生后3个月以内发病的患儿中,发现36例瘘管附近及肌肉组织间存在上皮细胞,在1岁以后发病的患儿中,其病理切片中均发现有上皮细胞的存在。由此认为:肛周上皮细胞的存在可能是感染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的病理学基础。
6、粪便压迫说
这种学说早就由池内与坂根所提出,认为婴幼儿的骶骨曲形成不充分,从直肠到肛管呈近直线状,又因为肛门括约肌的紧张不充分导致粪便直接压迫粘膜部,特别是对两侧直肠结节部的粘膜的压迫更强,再由于擦伤、炎症而进一步有助于细菌的侵入,最后导致肛瘘。另外在女孩较少的理由是女性婴幼儿的子宫呈后屈的状态,这种压迫形成类似成人时直肠弯曲的形状,因为改变了粪便压迫的方向,所以难以发生肛瘘。
这种学说解释了婴幼儿肛瘘男多于女,以及好发于两侧的特点。但如果仅仅是因为这样的物理原因所致的话,那么如前所述,婴幼儿肛瘘应是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了。另外还必须了解骶骨弯曲是何时形成的,而婴幼儿肛瘘的发病年龄是否与之同步。
关于发生在两侧的原因,有人认为与婴幼儿的肛门直肠呈垂直状态,两侧易于受压,且两侧的肛隐窝形成得较好有关。但富士原彰氏在前后部位较深,约为其它部位的2倍,这与Ventero所说的在两侧形成较好的事实是相反的。认为这与肛隐窝的深度与性别、部位无关。
四、婴幼儿肛瘘的治疗
对于婴幼儿肛瘘的治疗一直在诸多方面存在着争议。
1、选择保守疗法还是选用手术疗法?何时手术?
衣笠氏?主张在1岁以内作保守疗法,其后如无自然治愈倾向者再改用手术疗法。因为从肛瘘的发病原因的各种学说来看,1岁左右方能看到骶骨弯曲的完全形成,血中的IgA的产生接近成人。衣笠氏认为,婴幼儿肛瘘与成人肛瘘相比,其发生部位、性别差异等与成人有所不同,且婴幼儿肛瘘大部分是皮下瘘,并有自然治愈的倾向,多能依靠单纯的瘘管切开而达到治疗目的。病原菌多数为大肠杆菌与粪链球菌,在脓肿形成初期抗生素疗效不显,在脓肿形成期有必要作切开作充分的引流。对形成瘘口,有时流脓者在更换尿布时予局部轻轻拭擦,虽然清洗用的消毒剂有多种,但有时反而有引起药物性皮炎的担心,所以认为单纯依靠温水清洗就能达到目的。对经过上述处理认为无望达到自然治愈者则应作手术处理。
另外主张保守治疗的理由,还有婴幼儿配合性较差,术后发生腹泻便次增多者较多等等。
荒川氏④认为持续较长期的的保守疗法会带来患儿集体生活的障碍,有引起情绪障碍的危险,另外母亲强烈要求手术,较长期的保守疗法也会对医生的信任度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所以保守疗法只持续到8个月左右为止,以后采用瘘管切开法治疗。
关于婴幼儿肛瘘的手术时期有多种。鸣海氏认为无必须作保守疗法的理由,而主张作积极的早期手术治疗。三枝氏认为虽然看到自然治愈的事实,但是如对全部病例一直行保守疗法有的病例就会延误手术时机,为了不延误手术,反而不如早期手术。
2、关于手术方式
衣笠昭氏?认为对婴幼儿肛瘘不必象对成人肛瘘一样将瘘管全部摘除,只要将包括肛隐窝在内的瘘管切开就行了。具体的方法是,将探针从外口探入,从内口探出,然后沿探针切开就行了,术后排便后擦拭干净伤口,贴上无菌纱布就行了。
唐氏⑤认为:对婴幼儿肛瘘应及早进行彻底的治疗,并主张行二期手术治疗。在肛门脓肿切排后7-10天,待肛旁红肿基本消退时,便可进行肛瘘的切开或挂线手术。不主张在作肛周脓肿切开引流的同时作一次性根治手术,因为这容易损伤过多的炎性蜂窝疏松组织,使术后的疤痕组织过大,并可能使尚未完全控制的炎症继续扩散。
何勇,韩应和等⑤主张作一次切开根治术。他们认为婴幼儿肛周脓肿和肛瘘通常为单纯性,且起源多为相对应的肛隐窝,主张作一期手术切开脓肿并仔细寻找感染源,如能确定感染源,将感染源一并切除,否则也将相对应的肛隐窝切除。如此可一次手术即获成功,缩短疗程,减轻患儿痛苦。婴儿低位单纯肛瘘可局麻下作切开疗法,高位肛瘘宜切开皮肤后,将括约肌组织用橡皮筋挂线。这些与成人肛瘘的原则是相同的。但是,婴儿肌肉娇嫩,挂线宜松宽些,即便如此,橡皮筋脱落的时间亦较成人为短。据其观察,3-5天脱线的有34例次(89.47%)。
庞文斌,李瑞吉等⑥主张采用切开挂线法治疗小儿肛瘘,他们认为,“肛瘘切开术”对小儿肛瘘多不适宜。虽然低位肛瘘切开后无肛门失禁,但病儿不合作不易换药,有时创口勉强放上引流条不久也被挣脱掉,达不到引流目的。如不放置引流条,易桥形粘连形成假愈合,故以切开配合挂线为好。故主张,对于小儿肛瘘,不管是低位还是高位,都以切开挂线为好。认为采用挂线疗法具有以下优点:(1)引流通畅,可防止伤口感染和粘连。挂线用的橡皮筋不但能将瘘管慢性切开,还起到良好的引流作用,虽然伤口经常被粪便污染,也不至于发生感染。挂线的切口形成溃疡创面,不易粘连,橡皮筋脱落后,亦可不放纱条引流。(2)痛苦轻微,病孩完全可以忍受。肛门的感觉神经感受器主要分布在皮肤层,皮下组织和肌层的痛觉不太敏感。挂线时肛管皮肤做了减张切口,在切口上挂线,避开了疼痛敏感皮肤,所以疼痛轻微,多不需使用止痛剂。(3)伤口护理简单。由于引流通畅,伤口不易感染和粘连,每次大便后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肛门即可,除少数年龄稍大的患儿配合术后换药多数患儿均由家长护理,均顺利治愈。(4)挂线的伤口较窄小,愈合后疤痕小,不会发生肛门变形。值得注意的是小儿组织柔嫩,括约肌束小,瘘管易于切断,脱线期较成人短,故对于高位肛瘘患儿,挂线时应遵循二期切开的原则,不可使脱线太快,以免肛门失禁。
张思奋及袁汉雄⑦等认为,尽管某些婴幼儿肛瘘有自愈的倾向,但在临床治疗中,由于护理不当等原因,易使病情反复或加重,而婴幼儿肛瘘大多数为低位肛瘘,手术治疗相对较简单,且效果确切,并发症少,故作者认为应以手术治疗为宜,手术方式以直接切开为主,由于小儿生长发育迅速,所以切除组织不宜过多,一般不需剔出瘘管,以免延长愈合时间及损伤肛门括约肌功能"对少数瘘管位置较高者,可给予挂线治疗,但小儿肌肉幼嫩,挂线不宜拉得太紧,以免过早勒断肌肉,起不到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的作用。
婴儿创口生长愈合能力很强,通常在术后2周时间内便能愈合。但唐氏⑤报告,64例病例在12-16天愈合的仅36例次(37.5%),多数创口延迟愈合。其原因可能是:(1)创口搽擦过多。由于术后腹泻,每次便后均需擦净创口,增加换药次数,影响创口上皮生长,延迟创面愈合。(2)创口换药揩擦过重。家长顾虑创口不洁每每擦洗过重,婴儿肌肤娇嫩,揩擦过重,影响愈合。(3)婴儿幼小,家长未能掌握换药的要点,致创口引流不畅,造成肉芽过度生长,或棉嵌不当,发生创口桥形愈合。(4)婴儿湿疹。肛周过敏性皮炎等亦会影响创口愈合时间。可见术后护理、换药极为重要。据唐氏介绍,婴幼儿肛瘘术后容易发生腹泻或便次增多。可予淮山药9-15克/日,煮调成糊状喂服,或以中药炒白术、茯苓、炒六曲、炒麦芽各9克煎服,亦可同时外敷市售暖脐散膏药于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