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亚健康不要盲目进补,推荐几种正确调理方法!

        现在网上谈湿气、痰浊的文章比较多,每个人体质都有不同,如何判断痰湿、亚健康以及如何自我调理,关键要懂医理和自己的身体,才能做出针对性的调理方法。

        湿气是身体因为某些原因,主要是阳虚、运化不利,导致身体津液无法全部运化、排出、潴留在体内,成为障碍,内生湿邪;再严重的,就变成体内黏稠的病理性的痰浊,痰浊严重了就形成积聚、阻塞,最后什么血糖高、血压不正常、甚至癌症、肿瘤一个都不放过你,统统冲过来和你做朋友!

       怎么判断身体湿气、痰浊重呢?除了一些症状、脉象等专业说法,老百姓可以自己看看舌象,有兴趣的自行百度搜索腻苔。一旦发现舌苔腻、不论黄白,都说明脾胃水液运化不利,才会形成腻苔。

       这里再列举一些痰湿重的现象,大家各自对号入座:

1、舌象:这个刚说过,主要是舌体胖大、苔滑腻、厚,舌边齿痕,痰多。

2、体形面色:体肥腹满、油脂多、易困、浮肿、头身重困。

3、感觉:体酸乏力、慵懒,易困、易肠胃不适。

4、大便:大便不成形、粘马桶,这个非常典型。

5、脉象:脉滑,痰浊,如果是涩脉就危险了。

        西医体检中,痰湿者的非常容易三高,尤其血糖血脂,显著高于非痰湿体质者。

        于是很多人对号入座了,现在社会普遍阳虚、不痰湿体质的人说实话还真不多!

        那很多人说,是不是补补就行了?!

        笔者认为,这种体质,千万不要轻易进补,尤其秋季尾巴、冬季的时候,很多人开始开膏方进补,各种滋腻补品熟地、阿胶一类的一起上,如果盲目进补,可能适得其反,本就运化不足,越补越乱、越补越差。

      那针对痰湿,根本上想治愈是很花时间和难度的,调理体质本质上就是改变身体整体气血状态,是个脱胎换骨的过程,不要指望某个神医或者某个神法就能给你100%搞定,每个人体质不同,除了进行专业的体质辨识外,还可以进行粗略的自我辩证,大道至简,毕竟是一类体质问题,养生保健方案是一些共同点可以描述:

-> 适当运动、运动生阳,加速运化,但剧烈、耐力运动需要谨慎,身体本就正气不足;

-> 太极、瑜伽都可,关键要坚持,微微出汗;

-> 经常艾灸补阳化湿,推荐穴位: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气海神阙、背部腧穴

-> 饮食清淡,调理期间多吃素,7-8分饱,源头控制,并且清心寡欲、淡泊明志,性命双调

-> 正气尚可的朋友,可以根据体质服用一些茯苓、半夏、陈皮、白术、竹茹、生姜、焦三仙等健脾胃祛痰的药物,比如温胆汤、香砂六君丸等;

-> 比较虚的朋友可能就要用到四逆汤一类的附子扶阳法了,附子问题是个中医界的大问题,也是为什么如今社会上生病、亚健康、痰湿体质如此多而很难根本性改变的问题,鉴于附子药物的特殊性(一般中医都不敢大剂量使用)这里不再多说,但需要提醒一句,附子扶阳虽好,但药材来源、配伍都很讲究,没经验的朋友不要亲试!

        痰湿体质逐渐就会发展痰浊、闭塞、积聚、肿瘤、甚至癌症,希望大家引起注意,并且运用中医的方法对应体质进行养生调理。但每个人情况不同,不要拿到个方子就去喝去试,小命是自己的,别人说的不一定是对的!您可以自学中医,自我判断,但到医院来看看中医,还是最明智的选择!

辨识体质,把握健康!

鄂温克旗人民医院中医治未病中心咨询电话

0470-3970103

摘自:岐黄末学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