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及儿童EB病毒相关性疾病:之一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一种重要的肿瘤相关病毒,与多种人类肿瘤性疾病相关,如伯基特淋巴瘤(BL)、霍奇金淋巴瘤(HL)、T/自然杀伤(NK)细胞淋巴瘤、鼻咽癌(NPC)及部分类型的胃癌等。除肿瘤性疾病外,EBV感染还可引起多种非恶性淋巴增殖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现主要介绍儿童EBV感染及其相关疾病。

主要的儿童EBV感染相关疾病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

IM是原发性EBV感染所致的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国内儿童IM发病年龄较早,高峰年龄为4~6岁。在西方国家,IM的发病年龄较晚,多为青少年和年轻成人。IM潜伏期约为6周,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咽扁桃体炎和颈部淋巴结大,可合并肝脾大、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增高。多数IM病例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在发病后1个月可恢复正常,但颈部淋巴结和疲劳症状可持续较长时间。尽管多数IM预后良好,仍有少数患者可出现脾破裂(0.5%~1.0%)、上呼吸道梗阻(1.0%)及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等严重并发症。

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hronic active EBV infection,CAEBV)

CAEBV是一种EBV感染细胞的克隆增生性疾病,可以是寡克隆、单克隆和多克隆性增生,伴EBV持续活动性感染,主要是顿挫性感染(abortive infection),即表达有限的裂解感染抗原和潜伏感染抗原,较少病毒体(virion)的产生。CAEBV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其特征是IM样症状持续存在或退而复现,主要表现为发热、淋巴结大、脾大、肝炎等。患儿外周血EBV-DNA拷贝数明显升高。根据病毒感染的细胞类型,CAEBV主要分为T细胞型、NK细胞型(少数为B细胞型)。在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淋巴瘤的分类中将CAEBV归入儿童系统性EBV+ T/NK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EBV+ T/NK-LPD)中。在西方国家,CAEBV主要为B细胞型。在我国、日本及其他东亚国家,CAEBV主要为T细胞型或NK细胞型,患儿预后很差,多数合并HLH、器官衰竭、恶性肿瘤等严重并发症。目前,CAEBV最有效的治疗为造血干细胞移植。

部分CAEBV患儿可伴蚊虫叮咬过敏症(hypersensitivity to mosquito bites,HMB)和牛痘样水疱病(hydroa vacciniforme,HV)。HMB和HV也属于T/NK-LPD,可独立发病,或伴随CAEBV同时发病。HMB患儿表现为蚊虫叮咬后局部皮肤肿胀,出现红斑、大疱、坏死性溃疡及瘢痕。HV表现为暴露于阳光的面部及上肢出现红斑、丘疹,随后发展为水疱,可有脐凹,水疱干涸结痂后可留有瘢痕。皮肤组织病理表现为表皮呈海绵状、灶状变性或角质形成坏死,表皮内可有水疱形成,真皮内可见血管周围淋巴组织细胞浸润。HMB和HV均属于T/NK-LPD,HMB病毒主要感染NK细胞,HV病毒主要感染γδT细胞。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