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岁高龄孕妇诞下男婴,不是一件值得宣扬的事儿

64 岁高龄孕妇诞下男婴,不是一件值得宣扬的事儿 

原创 2016-12-30 羽美 丁香园

12 月 28 日,丁香园论坛中出现了这样一个帖子。

国外的医生为这位母亲使用他人捐献的卵细胞进行体外人工受精,使用外源性激素恢复绝经后的子宫功能,成功受孕离不开现代医学的进步。

根据病史资料记载,这位产妇已经绝经 10 年。在 2014 年,她 34 岁的独生女儿因胃癌去世。她也因此成了「失独」群体中的一员。这也成了她冒着生命风险再次怀胎生子的原因。

无独有偶,在之前,国内也曾有数例 60 岁以上老人怀孕生产的例子,她们的共同点,正是「失独」。

新世纪以来生活方式改变,肿瘤、心脑血管病等传统意义上的「老年病」年轻化,不小心「恰好」影响到上世纪 80 年代严格计划生育大潮时期出生的人们——许许多多的「失独」老人,就源于此。

然而,奇迹不是免费的。

每一个超高龄产妇顺利生产,都是用无数的失败者堆积起来的。

超过 45 岁的女性,怀孕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受孕的几率不到 1%,还有高达 50%~60% 的流产率。高龄产还会导致后代先天性缺陷的概率成倍增加。

与此同时,对产妇自身来说,同样冒着极大的生命风险——补充激素导致体内环境改变、妊娠期并发症、心肺功能储备不足、对手术的耐受力下降等等。

超高龄孕妇生产,绝对不是一件值得当做「奇迹」宣扬的事情。

在朋友圈、在新闻网站上大肆宣扬这种新闻,可能会为许许多多的中老年人带来一个错误的信号:「只要想生,总是可以做到的。」

但媒体们不会报道的是在这样一场叫做「母爱」的大冒险中,绝大多数人以悲剧收场。

如果有一天,一位绝经十年的老人看到报道燃起了希望,来到了你的医院,请医生帮忙做试管婴儿——即使病人声称「出事自己负责」,医生是接还是不接呢?

不接的话,难免被扣上「技术不精」或者「没人性」的帽子。接诊的话,又要背负巨大的医疗风险。

超高龄「失独」老人谋求生育后代,这中间的决策,绝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

正如丁香园站友这样说:

@妙悠然:看到这个帖子其实心里最多的是沉重,超过医学范围带给的震撼。

我们不能否认母爱的伟大,及渴望做一个母亲的勇敢的心。是它让一个 64 岁的老人冒着生命危险去做了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期间的风险、煎熬只有当事人能体会的最深刻。

但又觉得这种行为有些不负责任。这么大高龄孕产妇不仅仅有自身的危险性,能否带给孩子健康的身体也很让人担心,还有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能否给他应有的陪伴?

既然给他生命,就应该让他圆满,而不是一开始就概率很大的缺憾。

@webleopard:你知道这 64 岁的榜样会造成多少多少高龄产妇跃跃欲试吗?又会造成多少产妇死亡吗?又会造成多少医疗纠纷吗?

那些只知道失独父母悲惨状况的人,只知道母爱伟大的人,体量过孤儿的感觉吗?体量过小朋友放学回家烧饭,喂父母吃药的感觉吗?体会到为了养家,放弃学业的感觉吗?可能有人说这家人经济条件好,生活无忧,但父母年龄这么大,体力必然下降,体量过小朋友没有爸爸妈妈陪着玩,陪着跑,陪着跳的感觉吗?想想孩子,你觉得他们伟大吗?如果这些小孩子身体状况也不好,那还能依靠谁呢?失独家庭是悲惨的,但解决失独老人的问题不能指望小孩子,要的是国家的社会保障体制。

这个话题,你怎么看?

点击「阅读原文」,与医生同行们交流讨论吧!

欢迎点击下方按钮投稿!

部分数据参考丁香医生文章《大龄生二胎,要经历四个难关》,作者段涛

责编:刘冬宸

排版设计:shamouer

图片来源:丁香园论坛、www.yihu.com 正版图片库

阅读原文阅读 100000

1129投诉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