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近视,波波有话说(原创)
1.近视眼需要戴眼镜天经地义,问题是很多家长在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地方配了眼镜。注释:错误的时间指没有在视力下降早期进行相关检查,一发现近视就超过两百度以上。错误的地方指在一些非正规机构进行验光检查配镜,存在很大隐患。
2.近视眼检查必须散瞳验光,慢速散瞳验光比快速散瞳验光更准确。
学生初次验光需要进行散瞳验光无可厚非,快速和慢速散瞳的目的都是为了让眼睛尽量放松,以暴露出真实客观的屈光度,不存在那个更准确,只是7岁以下者调节力比较强,慢速散瞳相对放松更彻底一些,但这并不代表7岁以下只能慢速散瞳,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全国也没有完全统一标准,甚至还有人鼓吹散瞳验光就是一个谎言。国外也有先进行视功能检查,根据检查情况选择散瞳或者小瞳检影验光,本人在工作中也遇到过大量先快速散瞳验光,最后又去其他地方慢速散瞳验光,两者结果并无明显差异。
目前一般建议是年龄越小,屈光度越偏远视者建议慢速散瞳验光,随着年龄增大,近视状态者快速散瞳验光就可以。不过关于是否散瞳及怎么散的问题在以后的实践过程中还会不断完善,内涵不断丰富的。
3.近视眼做好散瞳验光就可以了,其他检查可有可无。
随着建立学龄前视觉健康档案呼声的越来越响亮,国家在这方面的投入以后势必会越来越大,近视同其他疾病一样,防大于治,预防才是根本,即使已经近视了,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来降低成为高度近视的比率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因为一旦跨入高度近视行列,相关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成倍增加。一般视觉健康档案包括项目有:年龄、身高、裸眼远近视力、眼压、眼底、角膜曲率、眼轴长度、角膜地形图等等资料,不仅仅是一张验光单那么简单。有了很多生物测量的参数对照,随着年龄的增加,根据这些数据的变化便可以发现规律,从而制定预防近视的个性化建议。
不过要推广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配套的规章制度,更深层面的科普教育等等。任重而道远。
4.近视除了戴框架眼镜,隐形眼镜和近视手术是很好的措施,但绝不能替代框架。
近视眼带框架眼镜经济、实惠、安全,立竿见影,小到一岁以内,大到百岁老人,都是绝对受众。但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双眼屈光度差异很大,散光度数很高,就可以选择戴隐形眼镜,隐形眼镜还有软硬之分,软性的也就是大家常见的普通隐形眼镜,一般建议18岁以上配戴,最好戴无色的,哪些为了美而长期戴彩色隐形眼镜的人还是有很多潜在隐患的。硬性的隐形眼镜有RGP镜和角膜塑形镜(OK镜),一般7、8岁以上就可以配戴。目前比较热门的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发展明显优于框架眼镜,但绝对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配戴,经过严格的筛查适合者配戴后效果满意,有禁忌症者配戴后并发症不容乐观。手术一般主要针对成人,准分子激光、半飞秒激光、全飞秒激光、人工晶体植入等等都给近视患者带来福音,锦上添花。但手术同样有严格的适应症,而且手术仅仅是帮助你摘掉了近视眼镜,作为高度近视者,手术并没有明显降低各种高度近视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以这样理解,手术相当于把框架眼镜隐藏在角膜上或者眼球内,但你的高度近视眼底病变,高度近视眼球引起的眼球突出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所以不要盲目选择手术,爱美人士,绝对排斥框架眼镜者,特殊工作人群等都可以选择手术。
不过我要说的是:其实一副和脸型搭配的框架眼镜不也是一件美的装饰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