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小伙自己做药喝出肝损伤……哪些药需「禁用」或「慎用」?
近日,湖北一小伙服用其母自制药物后身体不适,不得不去了医院。原来,刚毕业的他工作压力大身体吃不消,母亲便自制「有补身体功效的药」给他喝。没想到喝完药后身体比之前更差,去医院检查发现肝功能出现明显异常。
医生逐一排除了常见肝损伤因素后,得知他最近一直在吃补药,判定是药物性肝损伤。药物性肝损伤并不少见,之前也有媒体报道过一小伙服用何首乌治疗脱发,导致肝衰竭死亡。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传统中药、天然药、保健品、膳食补充剂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所诱发的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重者可致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迄今仍缺乏简便、客观、特异的诊断指标和特效治疗手段。
肝脏作用
肝脏是体内分量最重的器官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就像一座大型的工业场所同时包含着仓库、制造中心和燃料加工厂,把我们进入身体内的药物进行处理就是其中之一。
药物通过两条途径进入肝脏。口服的药物经肠道吸收后首先被肠道系统的血液运输到肝门静脉,然后进入肝脏。在数千个名为肝小叶的微型内部处理厂的帮助下有些药物被部分灭活(常称之为「首过效应」)于是进入体循环的原形药物量减少,药效也随之减小。经其他方式(比如静脉、肌注、经皮等)进入体循环的药物通过另一条途径——肝动脉,输送进入肝脏。
肝细胞是处理厂的功能单元,里面有一种蛋白质叫做细胞色素 P450 酶,药物在它的作用下结构发生改变,成为极性和水溶性较高而活性低的代谢物,再与葡萄糖醛酸、硫酸等基团结合通过肾脏和肠道排出体外。
肝脏制造各种各样的产品,其中血浆蛋白对药物的药效有着重要的意义。血浆中的药物以一定的比率与血浆蛋白结合,在血浆中常同时存在结合型与游离型,而只有游离型的才具有药物活性发挥药效。这个工厂还生产另一种重要的产品——胆汁,它就像工厂的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将代谢产物等副产品一起排出身体。
肝脏受损
肝脏是一个非常有效率的工业场所,各部门相互协调有条不紊的工作着。但当它受到病毒、自身免疫、药物等的有害攻击,发生损害时,各部门工作能力降低,不能像健康状态时那样完成各自任务。
比如肝硬化发生门静脉高压时,侧支循环建立,来自肠道的大量血液未经过肝脏直接进入体循环,血液中携带的药物也随之进入体循环,首过效应减少,到达体内的药物量就增多了。
除此之外,肝细胞内代谢酶活性的降低,肝脏生产白蛋白能力的减小,胆汁清除的减少等都影响着药效。如果我们按照正常的剂量给药,将超出肝脏的能力范围,使得体内药物量增多(前体药除外),不良反应增加。
为了使药物发挥应有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我们在谨慎选择药物的同时可能还需要调整剂量。抗菌药物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甚至决定着患者的生死。
如何安全用药?
对于肝功能不全患者,药品说明书或书上所提供的药物剂量调整信息有限,多为「禁用」或「慎用」。那么这些「禁用」或「慎用」,到底应该怎么用呢?
打开用药助手 App 首页阅读「肝功能不好时哪些药物能用?哪些不能用?」, 你将了解以下问题:
肝功能不全对患者用药具体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如何根据肝功能不全的程度或分级调整相应剂量?
肝功能不全者服用常用药物有哪些注意事项?
未安装「用药助手」App 的用户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轻松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