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命悬一线的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好多医生都谈虎色变的疾病,到底是什么模样呢?主动脉夹层发病率低
当主动脉内膜撕裂,循环中的血液通过裂口进入主功脉肌壁层内,导致血管壁的分层,即形成主动脉夹层。人群中发病率约为 5-30/百万,文献报道男女比例2:1-5:1 不等,好发年龄近侧 AD 高峰年龄 50一55 岁,远侧 60一70 岁,发病多见于春冬季。一般上午 6一10 时,下午 2一4 时好发。其中腹主动脉夹层(AAD),发病率更低,具体不详,有文献报道为 AD 的 2.5%。
主动脉夹层症状不典型
有文献报道 58 例急性主动脉夹层症状:以疼痛为主要症状者 50 例(86.2%),疼痛以突发、剧烈、撕裂样疼痛为主伴大汗 35 例(60.3%)。主要表现为胸痛、背痛、胸背痛为主。
38 例(65.5%),其余有伴腰痛、上腹痛等。以非疼痛为主要症状者 8 例(13.8%),主要表现肢体麻木、活动障碍 4 例(6.9%),以晕厥为首发症状者 2 例 (3.4%),胸憋伴大汗 1 例 (1.7%),休克 1 例 (1.7%)。
所以,由于症状隐匿容易麻痹我们的神经。故一旦高度怀疑宁可错杀一千,决不放过一个,坚决一查到底。
主动脉夹层的确诊方法有限
1. 一般性检查
① 心电图检查:可显示左室肥大、非特异性ST-T改变、急性心肌梗死或正常心电图 ,故无特异性。
② 胸片:可出现主动脉影增宽或纵隔增宽。
③ 心脏超声检查:可发现主动脉腔内有漂浮内膜回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当然都无特异性。
2. 确诊主动脉夹层的主要辅助检查手段是:CT 血管造影(CTA),磁共振检查(MRA)、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
① CTA 断层扫描是目前最常用也最广泛、最紧急情况下的诊断方法。判断顺速,时间短,临床工作期间,我们常称为救命的方法。救患者,争取手术时间;救医生,有效防止漏诊。
② 主动脉 MRA,诊断更清晰,可惜扫描时间较长,循环状态不稳定的急诊患者不可用,体内有磁性金属植入物的病人也不可用。反正万不得己,急诊不能用。病情稳定了可以考虑。
③ 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黄金标准,但目前多只在腔内修复术或支架置入时应用。不作为术前诊断筛选噢。
主动脉夹层的病机及分型
高血压被认为是 AD 的最重要的易感因素,存在于 70%一90% 的患者中,在远端夹层中更为常见。
其中脉搏的陡峭度和血压是促使夹层蔓延的二个最重要的力学因素。当然也有研究表明,AD 的发生与主动脉某段平滑肌细胞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活性改变,导致主动脉壁更为脆弱有关。
还有动脉粥样硬化钙化的溃疡斑块破裂,也会造成内膜撕裂。当然种种研究只是一种猜测,具有的机理尚不完全清楚。
分型: 最广泛应用的是 1965 年 DeBakey 教授等,提出的 3 型分类法。
Ⅰ型:主动脉夹层累及范围自升主动脉到降主动脉甚至到腹主动脉。
Ⅱ型:主动脉夹层累及范围仅限于升主动脉。
Ⅲ型:主动脉夹层累及降主动脉,如向下未累及腹主动脉者为 ⅢA型;向下累及腹主动脉者为 ⅢB型。
1970 年,Stanford 大学 Daily 教授等,提出了另一种主要依据近端内膜裂口位置的分类方法:Stanford A型:相当于 DeBakey Ⅰ型和 Ⅱ型,Stanford B型:相当于DeBakey Ⅲ型。目前临床都在使用。
主动脉夹层死亡率高,治疗棘手
发病突然,进展顺速,病情危重,病死率高是本病的特点。主动脉夹层的最大危害是死亡。1 周内的死亡率高达 50%,一个月内的死亡率在 60% - 70% 之间。
增强 CT 是目前最常用也最广泛、最紧急情况下的诊断方法。判断顺速,时间短,临床工作期间,我们常称为救命的方法。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介入支架置入。急诊诊断明确后,立即止痛、控制血压(100-90 / 70-60 mmHg、控制心率 60 次/分。要求达到患者最耐受剂量。如病情给我们机会,药物治疗稳定,有机会择期手术;无法等待,有条件医院作急诊手术治疗,或支架置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