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心身调节理论和实践(一)



太极拳的“自我观”

西方太极拳心理学者认为对自我的认知渗透于个体思想、行动的发动、支配、维持。同样,中国文化太极拳心理学中对“我”的定位,也影响着太极拳法的风格。太极拳法中的“刚柔相济”中的“柔”,来源于道家思想中的“柔我观”。“柔我观”效法于自然规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皆是证明至柔才能至刚,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太极拳内涵要求“柔中寓刚,如棉裹铁”,陈氏太极培训要求“静如山岳,动如江河。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极柔软然后极坚刚”,所谓“四两拨千斤”既是此理,要想让“我”成为柔我,必须将有形之我化为无形之我。如果我们将有形之的太极拳内涵我称之为客体,将无形之我称之为主体,太极拳以虚灵为极致,即周身浑沌,极其虚灵,不知身之为我,我之为身,亦不知神由气生,气自有神,周中规,折中矩,不思而得,不勉而中, 乃是主客体相融的最佳心理状态,将有形之我融入无形之我,太极拳内涵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无我与非我之分,从而达到一个无形无迹的最高境界。至刚则折,太极拳乃性命之学,处处表现出圆、空的痕迹。圆灵活多变,空则轻灵无滞,符合大自然的规律。在太极拳心理学中则表现为“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随屈就伸。引进落空”等。除了“柔我”,道家思想中的“我”还有畏争、能忍、藏锋和重防的特点,体现在太极拳的攻防技法中则表现为攻防动作变化多端,微妙莫测,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以退为进,顺势而攻,虚虚实实,太极拳内涵从而柔弱胜刚强,以智取胜。

       儒家思想中的“我”崇尚“德我”,太极拳强调体育应重道德、伦理,推崇“恭、谦、礼、让”,而不是以体能、竞技高低论胜负,带有浓郁的礼仪之邦的色彩。众多武林流派,几乎所有的拳谱家法无一例外都先阐明武德,太极拳内涵即所谓以德服人,而不是比武论高低。太极拳法中的太极拳心理学则显得尤为突出。从技法上看,太极拳讲究舍己从人,后发制人,点到为止,重观赏、嬉戏、审美,轻攻防。

       浅析太极拳的中国文化太极拳心理学内涵化人的手段,这一文化心理内涵在许多中国功夫片电影中都有所诠释。电影《霍元甲》中,霍元甲(李连杰饰演)打向日本武师三田的致命一拳,没有倾力而出,而是点到为止,因而感化三田,赢得三田的尊重。

      无论是太极拳心理学中所体现出的“柔我观”还是“德我观”,都应是中国传统社会独有的经济、社会特征下的心理产物。“柔我观”(或“德我观”)实质上具备一种他人取向的社会文化太极拳心理学特征。中国人是灵巧的自我呈现家”,顾虑人意,重视名誉,将自己主流化,自我意志的成分减少,在太极拳心理学上界定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在重礼、重德的节制下,中国的体育文化缺少了竞争二字。中国许多优秀运动员在公共场合都显得过于谦和,不太张扬自己的个性,而一些对抗性强、竞争性强、身体接触较多的竞技运动项目,如足球,不能很好地发展,原因可能就在于此。

中国人自先秦以来就非常推崇“和”,导致“和”已成为中国人的一种集体潜意识,和有协调、和谐、适中等多种含义。陈氏太极培训在中国文化太极拳心理学中,和的使用主要有两大流派;一是儒家的提倡“和”推崇“中庸”的思想,认为“和”和“中庸”在含义上有相近之处。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中解释到:“中者,无过不及之名。庸者,平常也。”此处的中庸有适中之义。太极拳无论是走架还是推手,都要求身体既不前倾,也不后仰,不偏不倚,推手时讲究“无过不及,随屈就伸,不丢不顶。”太极拳的最基本要求,即身型的“虚灵顶劲,尾间中正”更是这种中庸之道的直接反映;其二就是道家思想中崇尚自然意义的“和”。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 太极拳内涵认为万物都包含阴和阳这一对矛盾的辩证体,既相互对抗,又协调统一,互相转化。太极拳的太极二字源于易经,“易在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学辩证法最基本的范畴是阴阳.在太极拳套路演练中,刚柔、虚实、动静、形神等对立因素在同一动作中以阴阳相融的形式和谐地表现出来,即所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太极之道,开合二字尽之,一阴一阳之谓拳,太极拳心理学其妙处全在互为其根。”

 

      “和”的思想在中国文化太极拳心理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中国人在对自然的态度、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自我身心的看法和审美情趣上均流露出“和”的心态同。这五个方面或多或少,在太极拳法的思想中都有所体现。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农业社会,中国人对土地的感情高于一切,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太极拳心理学自然也受到土的束缚。太极拳家们历来都将桩功视为必修课目,练桩就是要把劲沉下来,站稳脚根,追求的是土地带给自身的稳定和安宁。同时,农事活动必须遵从自然规律,春耕秋收。要按季节行事,太极拳内涵在太极拳法中则表现为“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无过不及,随屈就伸”,“舍己从人”,“效法自然,自然而然”。和,使之不至于中断,这是中国人维护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太极拳中的“和”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合和连。所谓“合”表现为空间的配合,如外三合,要求动作的上与下、左与右、前与后互相呼应,互相依赖。“手与足,肩与胯,上下、左右、前后,运转停势亦各呼应对齐,开则俱开,合则俱合。”而太极拳“连”指的是动作演练要求由脚而腰而手完整一气,中间没有停顿。一势未完,下一势便承接而来。太极拳内涵与追求局部鲜明及外形之美的西方审美情趣不同,太极拳文化追求的是整体的和谐往复。太极拳的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太极拳心理学练习时讲究“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一动无有不动,内不动外不发”,“牵一发而动全身”,“周身一家”,使心、气、神的运行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攻防技法则讲究“化中有打,打中寓化”,“静中触动动尤静”,和西方格斗中的强打硬攻形成鲜明的对比。

     “尚和观”“使人与社会团体自然或超自然建立了和谐的关系”,集体主义成了中国体育致胜的法宝。中国人追求人际和谐,已经到了为和谐而和谐的地步。谁先破坏和谐,不管有理无理,都是不对的。在国际赛场上出现体育争端时,中国代表团有时以“和”为贵,要求运动员发扬风格.服从裁判,当然,“友谊第一,比赛第二”,遵守体育道德的思想无可非议,但物极必反,若忽视运动员个性的发挥,会一定程度上阻碍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这方面值得我们深思。

      太极拳中的“天人合一观”,对于“天人合一”,李约瑟曾说:“再没有其它地方表现得象中国人那样热心于体现他们的伟大的理想、人与自然的不可分离。”所谓“天人合一”,太极拳内涵就是将人与生存的自然环境看作一个整体,人体内部的活动与外界天地万物的自然变化相一致。《老子?二十五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张效法自然是一条贯穿于天,地与人三者的大法则。保健者只有通过顺应自然规律来养性调神,太极拳内涵方能促进身心健康,达到长寿的目的。

      太极拳心理学通过节制自己的欲望,顺应自然达到养神的目的。太极修炼中的“坐忘”,既是摒弃一切私心杂念,静心入意,隔绝外界的干扰,太极拳心理学使人的身心处于宁静、极松脱的状态,从而达到“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与我并生”的境界。金岳霖先生认为:“最高最广意义的天人合一就是主体融入客体,或者客体融入主体,坚持根本同一,泯除一切显著差别。从而达到个人与宇宙不二的状态。”太极练功讲究“悟”,太极拳内涵强调自我内心对动作的领悟、揣摩,不重分析而强调体验,忽视对动作本身的认识,偏向动作的心理感受。所谓“拳打千遍,拳理自现”,太极拳内涵对拳势、拳法渐悟渐彻,不懈修炼,方能得心应手,得意忘形,使动作形神兼备,主客相融,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前辈拳家对此太极拳心理学有精辟的描述:“在我打得天花乱坠,在人自然拍案叫奇。里感有情,外感有境,真如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阳风烟景,大块文章。”

     太极拳最讲究养气,导入自然之气,吐出体内浊气。《五字诀》云:“神聚则一气鼓铸,练气归神,气势腾挪,全神贯注,开合有致,虚实清楚。”以神运气,气势相连,气到则劲到,从而达到身动心静,气敛神舒的境界,获得身心的享受。无论是起势还是走步,太极拳都要求“气沉丹田”,“丹田内转”,久而久之太极拳内涵可使丹田真气充盈,体内气血调和,阴阳平衡,达到养生的效果。”

 

“天人合一观”实则是一种社会取向的太极拳心理学特征,强调的是中国人迁就、配合及融入其社会环境的心理运作方式。中国人对社会环境以外的其他境界(自然环境及超自然环境)也是采用同样的适应方式。太极拳内涵这一观点在现代社会也不乏其积极意义。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顺应社会的发展,适应压力,调节压力,改变对压力含义的认知,对人的身心健康是有益的。从这一点上说,又与新兴的“超个人太极拳心理学”的理论观点不谋而合。超个人太极拳心理学是太极拳心理学界的第四势力,主张将人放到一个与宇宙合一的背景中去考察,不是把人视为自然或命运的征服者,太极拳内涵主张回归到自然的和谐状态,回归到自我,进入到内部的精神世界。

太极拳被誉为“哲拳”,太极拳心理学其发展的历史反映着中国文化特有的文化心理特质。同时,太极拳文化又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行为和自我的发展。随着后现代思潮的兴起,人们越来越重视不同文化背景下社会心理、行为、自我发展的特殊性。在中西方文化不断交融和碰撞的今天,如何从太极拳文化中提炼出理论概念和研究思路。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