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状病毒疫情一罩难求,口罩消毒亲自试验



当前新冠状病毒下,口罩紧张,一罩难求,请参照国家卫健委发布权威口罩使用指南,出门配戴口罩。戴之前看下说明书,别戴反了。

从设计上,如果按照对佩戴者自身的防护能力优先级排名的话(从高到低):N95口罩>外科口罩>普通医用口罩>普通棉口罩。普通棉口罩是不能防病毒,除非你没得选择,不建议使用,如果实在没有的话,包括自制的口罩也可以起到的一定的防护,至少能防止互相之间的飞沫直接吸入和扩散,相当于用纸或纱布掩住口鼻吧,这时候注意多更换或许是个解决办法。

特别强调的是,如果不是疫区或高度封闭的高危地区,一般的普通医用口罩就行,最多是外科口罩,没有必要出门非得N95,建议把它留给前线人员,现在我们医生一般的上班也就戴普通医用口罩,其实真正的N95代表过滤95%的颗粒,戴紧了,真正的难受,香菇,你不难受是因为漏气了。另外,要注意的是N95也分防尘和医疗防护,代码很复杂,我就不一个个讲,也很难讲清,如果你纠结,可以百度下口罩上的代码,一般正规口罩都有的。

另外,部分N95口罩是带呼气阀的,可能舒服一点,但有呼气阀的N95仅可以保护佩戴者,不保护周围的人。如果您是病毒携带者或疑似,请选用没有呼气阀的N95, 不要把病毒传染开。如果要维护一个无菌环境,也不能使用有呼气阀的N95,因为佩戴者可能会呼出细菌或者病毒。在目前谁都不知道彼此有没有被传染的情况下,我不建议戴这类口罩,因为比较坑身边的人。

但是现在口罩确实难找,很珍贵,所以口罩应该多久更换一次?如果重复用,应该如何消毒?这个问题吵的很凶,怎么样才是最科学的呢?

普通医用外科口罩,肯定是戴一次扔一次,不建议循环使用,但现在问题是,什么口罩都买不到了……无奈之下,有些口罩就要重复利用了。必须强调的是:如果口罩被污染了,或者有破损了,就必须舍弃了。一点建议:可以在口罩内加一层纸巾,这样口罩不容易脏,经常更换纸巾比较方便。

还有,不是疫区,前线,没有必要戴眼罩,把自己包的严严实实的,如果你怕别人对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飞沫喷溅到眼睛,戴个大点的眼镜或太阳镜就好。有些人老怕气溶胶传染,一是这个途径目前没有证实,目前证实的传播途径还是飞沫和接触传播,二是气溶胶的形成是要有条件的,比如医院雾化治疗必须用的雾气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互戴口罩 、就可以有效防止。

想消毒重复利用口罩,就要了解口罩能阻止飞沫,甚至阻隔病毒,离不开材料本身的作用。普通医用外科口罩是由医用无纺布内外两层,中间增加一层具有过滤防菌作用的溶喷布经超声波焊接而成。靠材料本身的静电吸附作用,吸附住飞沫和病毒,好的防病毒口罩一定会有个隔水层,最简单的实验是不漏水。口罩防护的有效材料都是无纺布、熔喷布,而这两种材质是决定采用何种消毒方式的关键,他们多采用聚丙烯为原料制成。



清华大学材料学林依博士认为,根据这两种材质的特点:

大于80度的高温,可能破坏口罩结构,如果温度再高,会分解无纺布和熔喷布,所以不能煮沸。建议大于56度,低于80度的温度,消毒30分钟有效灭菌。

用水冲洗,会破坏口罩的静电吸附作用,而且用水冲洗,揉搓,也会破坏口罩的结构,让口罩失效。

75%的酒精表面消毒,会破坏口罩的静电吸附作用,不适用于普通的医用外科口罩。(这个后面有试验证明,但作者进一步试验可行)。

紫外线消毒适用于各类口罩,紫外线电离空气中的氧气,产生的臭氧,也具有消毒作用,但是麻烦。

阳光暴晒适用于各类口罩,但必须干净的环境中,而且要晒透,否则,口罩内外粘上灰尘,再次使用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含氯消毒剂,季铵盐(苯扎溴铵)等会强力破坏了静电吸附作用,尤其是季铵盐这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其次是因为消毒液的味道可能会让人受不了。

下面视频是网友的试验,口罩喷酒精后,立马直接漏水,应该是静电结构被破坏,所以他的结论是不行。最近口罩很紧张,我就拿了个旧的外科口罩试验了下,因为没有喷酒精装置,原来我的口罩是和酒精放在一个密闭的例子中,拿出来有点湿,加水,漏的一塌糊涂。不甘心的我,用电吹风,对着远远的吹,吹干后,再加水,发现口罩不再漏斗水了。

说明用酒精消毒口罩是可行的,也很方便。因为酒精是可以挥发的,当酒精挥发后,静电结构会恢复。但是喷酒精要小心防火,也可以学我和75%酒精放同一封闭容器一两小时,晾干或用吹风机远远的吹干,我还是建议晾干比较好,我是作试验时心急。消毒口罩请注意手消毒和扬尘防护。

最后,希望没事的别上街,好好宅在家,最安全,

省点口罩给需要的人。

你所谓无聊的“家”,

却是医生、护士和警察等许多逆行者回不去的“家” ,

千万不要为了外出晒照而勇敢,这种勇敢很傻,就是不光荣。

且宅且珍惜!

少一次互相的接触和外出,就少一份传染风险。也不会因为不小心的接触而被隔离。

要上班,生活还得面对,不得不出门的朋友也无需过分的害怕,请按照指南戴好口罩,勤洗手,不乱摸,远离聚集人群,少去人多的封闭空间。房间多通风,不用空调,特别是中央空调。地铁是所有交通工具里面最封闭的,建议不选。

防疫还是要靠多通风,让空气带走和稀释病毒,少接触,减少人群交叉感染,个别感染病人重点治疗,接触人群好跟踪隔离。多洗手,少乱摸。宅在家的幸福请多珍惜。

莫要抢着当2B。



作者简介: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省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常委,福建中西医结合学会创伤分会常委,微创学分会,胸外科分会委员,微创分会心胸外科学组委员,福建省胸心外科学会胸腔镜外科学组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肿瘤防治专家委员会胸部肿瘤专业学组委员.全国手汗症微创治疗协作组成员,福建医科大学手汗症研究室成员。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特约编委。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