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关于“阴阳升降”的格言
I导读:格言是寓含哲理的警句,它出自伟人,又造就了伟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本篇关于阴阳升降格言,上自四大经典,下迄近代名医,熟谙中医者,可锦上添花。另外也可参考《帮你看病的历代问诊格言》(编辑/张亚娟)阴阳升降
整理/于伯海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素问?生气通天论》
按:阳气之在人体,如同空气和阳光那样重要。人若失去阳气的温煦,必将生机灭绝,面临着死亡。故阳气的衰退,寿命亦将减少。
“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素问?五常政大论》
按:阴精,谓阴寒之气;奉,上奉,上升之意。阳精,指阳热之气降,下降,下陷的意思。
经文指出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会影响人的寿命。在气候寒冷的地区,阳气不妄泄,阴精内养,因而长寿;在气候炎热的地区,阳气易发泄,阴精易消耗,因而寿短。这是古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及与人体相互作用的科学论断。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
按:阴阳和调,阳气才固密不泄,阳气固秘于外,阴气秘藏于内,精、气、神,五脏六腑,都治而不乱,运行不息。若阴阳失去平衡,乃至分离,则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失去存在的条件,那么生命也就灭绝了。
“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结乃散。”——《金匮要略?水肿病脉证并治》
按:阴阳二气本来是相互依存,相互滋生的,二者相得,能使阴阳二气畅行无阻,阴阳互助,则胸中大气运转有力,人气振奋,纵然水寒凝滞之邪,也会逐渐消散,失气和遗溺,是阴阳相失的结果,邪实则亡食正气,正虛则阳不温煦蒸发而小便自遗。
“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一?论大医习业》
按:此四句出自汉儒董仲舒之《贤良三策》中。是说,谈论天道,必须结合人体人事来讨论,以做到息息相应。阳指功能活动,要赖形质产生;阴指营养物质,要靠阴精来奉养。天、地、人虽异,其理则一。
“生由乎阳,死亦由乎阳,非阳能死物,阳来则生,阳去则死。”——明?张介宾《质疑录?论阳常有余》
按:人体的体温来于阳气的温养,人之死,由于阳气亡失,阳脱在前,阴留在后,有一分阳气则有一分生机,阳气绝则必死。可知人之生存死亡,视阳气的存亡而定。
“求汗于血,生气于精,从阴引阳也;引火归元,纳气归肾,从阳引阴也。”——明?张介宾《类经?论治类》
按:血汗同源,夺血者无汗,夺汗者伤血,故养血可以作汗。精气同源,气能生精,精可化气,故八味丸补肾益精,引火归元,是从阳引阴;六味丸补阴以生阳,为从阴引阳之法。
“病见于阴,甚必及于阳;病见于阳,穷必归于弭。”——清?尤怡《金匮要略心典?卷上》
按:阴病日久必然会阴损及阳,病发于阳,久必由阳及阴,阴阳二者不可分离,治疗亦应阴阳兼顾而治,不可见阳治阳,见阴治阴。养阳气之不足可救阴邪之偏胜,补阴液之亏损可救阳气的亡失。
“亡阳者,阳外亡而不守也,其根在肾;无阳者,阳内竭而不用也。其源在胃。”——清?尤怡《伤寒贯珠集?卷一》
按:无阳写亡阳似同而实异。亡阳因汗下失度,久病阴不敛阳,阳气暴脱于外,来势急,多发生于疾病的极期。无阳为阳气不能化生,由胃气虚极不能纳谷生气,阳气化源断绝,二者一亡脱于外,一竭绝于内。
“阳属腑气,主乎卫外;阴属脏真;主乎内营。下焦阴阳宜潜宜固,中焦营卫宜守宜行。”——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吐血》
按:阳经主表内合于腑,主要功能是卫护于外;阴经属赃,主要作用是营运于里。下焦肝肾之阳应该潜藏而封固不宜外泄和上越。中焦脾胃是营卫化生之地,营卫应该循常道运行,即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二者互相协调,循行有序。
“阳外泄则为汗,阴下注则遗。夜暮热炽,阴虚何疑。阴伤及阳,最难充复。”——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虚劳》
按:阳气外泄则出汗,阴精下注则遗精。入夜而热,热势变炽,一定是阴虚致热,一旦阴损及阳,造成阴阳两虚时,治疗需费时日,因久病元气大亏,难以短期恢复。
“夫阳气藏于阴中,阴气敛之,则阳方静谧。少阴之藏敛不固,则阳气从阴中勃然而出。”——清?张聿青《张聿青医案?咽喉》
按:阴阳在人体,阳气恒涵养于阴中,阴气以收敛阳气,二者不弃不离,阳气即能安谧平静,不会妄动,若谓之封藏失固,则阳气失恋,即勃热逸出。可见寒噤战栗而倦卧。
“阴阳互为其根,阴虚则阳无所附,血脱气无所归。”——清?吴谦等《医宗金鉴?刪补名医方论》
按:《经》曰:“独阴不生,孤阳不长。”所以丹溪翁指出四物汤为阴柔之剂,妇人久服有绝孕之嫌,万物皆然,不得阳和之气,则不能孕育成实。而阴虚则阳无所附,血脱则气无所归。是阴阳失和,有脱离之可能,必须使二者相交,或滋阴以藏阳,或补气以生血,使血随气行,阳生阴长。不然阴虚久削亡气,无气则死,阳虚久则寒生,寒极则附灭,阳灭亦死。
I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历代临证格言选粹》,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整理/于伯海。编辑/张亚娟,校对/张术强、储小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