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待查
经典的发热待查定义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多次超过38.3℃,经过至少一周深入细致的检查仍不能确诊的一组疾病。
翁教授指出儿童FUO(发热待查)的诊断标准仍不统一。在国内,经典的FUO定义仍是最为适用的。
国外对特殊人群FUO的定义
HIV抗体阳性病人:体温大于38.3℃超过4周,其中住院病人热程超过3天仍不能明确病因者。
颗粒细胞缺乏者:外周血有核细胞计数小于500?106/L,体温大于38.3℃超过3天且培养阴性2天以上。
老年患者:除病者为老年人外,其他标准同经典FUO。
住院病人:因非感染性疾病入院的病人发热大于3天病因不能明确者。
发热待查的常见病因和疾病有哪些?
FUO主要由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血管性疾病及肿瘤性疾病构成,但仍有部分FUO为原因不明。
感染性疾病
结核
许多地方,结核病已经在感染性长期发热的病因中上升至首位。病变可波及肝、脾、骨、肾、附魔、心包等。表现极其复杂多样,发热可能是唯一表现。可用结核菌素试验,T-SPOT等检查辅助诊断。
翁教授特别强调:T-SPOT检查结果阳性,对于20岁以下的人群有临床价值,对30岁以下的人群90%有临床价值,但对于60岁以上的人群则大多无临床意义。
两种少见且难以确诊的结核图示
伤寒和副伤寒
国内,伤寒和副伤寒仍是发热待查的常见原因。但是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多见,相对缓脉与典型玫瑰疹已很少见。诊断应依靠病原学检查,肥达反应仅作参考。
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典型的临床症状如欧式结节、Janeway结节、Roth点、心脏杂音常不明显(有可能是侵袭右侧瓣膜所导致)。临床特点有所变化导致误诊率高。无基础心脏疾病的患者日益多见,血培养阴性也越来越多。反复细致的心脏超声检查、仔细寻找皮肤瘀点等体征利于明确诊断。
局灶感染
1、腹腔内感染或其他部位脓肿
腹腔内感染是发热待查的常见病因,尤其以肝脓肿和膈下脓肿最多见,其次为盆腔脓肿。齿龈脓肿和脑脓肿也可能是原因不明发热的病因。
2、胆道感染
上升性胆管炎、胆囊炎、胆石症、胆囊积液都会有发热表现,可无黄疸、右上腹痛等典型症状。
3、慢性尿路感染:可缺少症状、尿常规可正常。
4、败血症
金葡菌败血症热程可达半年,伴随症状常掩盖原发病造成诊断上的困难。
5、艾滋病
艾滋病发热分为两类情况,机会性感染和本身引起的长期发热。在艾滋病的机会性感染中,非结核分枝杆菌、真菌多见。本身引起的长期发热常伴有消瘦、淋巴结肿大。
结缔组织-血管性疾病
成人STILL病
典型表现为发热(100%)、咽痛(84%)、关节炎(80%)、皮疹(79%),甚至部分病人会出现肝功能衰竭。翁教授特别强调,这个疾病是其他疾病的前期诊断,需要做以下诊断:败血症尤其是金葡菌败血症、药物热和淋巴瘤。
系统性红斑狼疮
90%以上的病人会出现发热,部分病例会缺乏典型皮疹、自身抗体可阴性、脏器的损害常引起诊断困难(肾脏、肝脏、中枢、心脏、消化系统)。
巨细胞动脉炎
是老年患者FUO的常见病因(平均70岁)。常见表现为:无可解释的发热、倦怠、消瘦、贫血、血沉>50mm/h,新近发生的头痛、视力障碍{黑矇、视力模糊、复视、失明。确诊依赖病理活检,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其他
除上述以外,还有以下结缔组织-血管性疾病易引起发热: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血管炎、皮肌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
肿瘤
淋巴瘤
作为引起发热待查最常见的肿瘤性疾病,以发热为主要症状或者首发症状者占16%-30%。
病程较长,可达3-4年,常有特征性周期热、Pel-Ehstein型热。表现多样,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病理是唯一确诊证据,仅凭骨髓检查还不能确诊,基因重排后方可确定淋巴瘤的类型。
淋巴瘤(如果不做活检,很难确诊。)
实体肿瘤
例如:肾上腺、肾脏、肝癌、胰腺癌、结肠癌、中枢、骨骼转移肿瘤、MDS、白血病前期等。
药物热
热型多样可伴周身不适、头痛、肌肉疼痛、关节痛、淋巴结肿痛和消化系症状。缺乏明显的感染灶且中毒现象不明显。多有皮疹也有不伴药疹的单纯性药物热。皮疹严重者,停药后热度可持续较长时间。用药史复杂,很难确定具体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