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的表现及治疗方法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s)是突出于宫腔内的单发或多发的结节样肿物,它由内膜腺体及间质组成,内含小血管,是一种子宫内膜基底层过度增生性疾病。现在多认为其发病机制是子宫内膜长期受单一雌激素的影响,使子宫内膜基底层增生。因其病灶较小,而常被漏诊,使患者不能及时治疗。因此了解其常见诊疗方法非常必要。
子宫内膜息肉首发症状多样,通常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不规则阴道流血:在子宫异常出血的病例中,因子宫内膜息肉引起者占第2位,仅次于子宫内膜增殖症。只是由于息肉组织与子宫内膜组织不同步增长,息肉不易脱落,其表面上皮下有扩张血管,这些微血管破裂引起月经中间期点滴出血及绝经后出血。通常患者就诊原因多见异常阴道流血,经间期出血,绝经后异常出血,血量时多时少,淋漓不净。
2.月经量多:引起此种表现原因有两个,一是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使宫腔面积增大,尤其是多发性息肉;二是子宫内膜息肉病变充满宫腔,使子宫收缩异常,这样使月经量多。患者就诊时多是继发性月经量增多,较以前的月经量增多。
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超声可诊断出一半以上的子宫内膜息肉,多选择在增殖期进行,因为此时子宫内膜较薄,且内膜低回声与息肉高回声易鉴别。但应当注意依靠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有局限性,对较小的息肉超声不易检出。当患者有典型临床表现时,应在宫腔镜直视下全面检查宫腔。
4.不孕:子宫内膜息肉本身对宫腔来说是一种异物,其妨碍受精卵与子宫内膜接触。子宫内膜息肉影响局部内膜血供,干扰受精卵着床和发育,位于输卵管口可影响受精卵进入宫腔。息肉引起子宫内膜不规则出血,内膜出现炎症反应,宫腔内环境改变,不利于精子存活及受精卵着床。患者就诊时多因不明原因的不孕来就诊,因此在无其他原因导致不孕的妇女中,息肉切除可提高受孕率。
这四种情况是临床多见的子宫内膜息肉表现。那么该如何治疗呢?
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可采取三种方法:第一种是诊断性刮宫,但因此种方法是凭术者经验和感觉盲刮,因此容易漏诊,阳性率检出较低。第二种是子宫内膜切除术,将子宫内膜基底层切除,而此方法创面大,易造成宫腔粘连所以不常用。第三种是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此种方法可明确息肉位置及大小,创面小,易恢复,所以临床多采用此种方法治疗。在手术后嘱患者口服妈富隆,一片日一次,连服21天,既可以防治宫腔粘连,又可以拮抗子宫内膜受单一雌激素影响。以后予以月经后半周期孕激素疗法,这样治疗3个周期,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