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到底能抢救多久
首先讲个故事:有一位老太太,心脏骤停被送到一家三甲医院,按了30分钟后,医生问家属要不要放弃,家属说不要。医生按了3小时后,患者恢复自主循环(ROSC)。进入重症监护室(ICU)治疗一周后,患者去世,花费几十万(为保护故者隐私和医生隐私,对细节进行了模糊和虚构)。
一:可逆病因
吃药自杀和头断了有什么本质区别?
ICU医生、麻醉/体外循环部门的医生在选择是否做体外膜肺氧合(又叫ECMO)的时候有一个重大适应症标准:可逆病因。
ECMO是一种体外循环,它可以勉强地暂时替代心肺功能,但它不是永久性的全人工心脏(TAH)和人工肺。患者死亡不可避免时ECMO也没用。
现如今,ECMO被广泛用于:
1.可逆病因:心脏类,例如复苏成功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以先上ECMO再做PTCA和支架植入。
2.可逆病因:呼吸类 呼吸窘迫综合征。
3.可逆病因:婴儿/儿童。
4.术后支持:大型心脏手术后,医院有条件且患者家里有足够经济实力并愿意做ECMO支持的。
ECMO和按压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的:拯救生命。
吃药自杀是一种中毒,是可逆病因;而头断了是接不回去的,是不可逆病因。
二:终止复苏
心脏骤停复苏多久可以停止?
2010年版的美国心脏协会(AHA)复苏指南建议对于完成3个完整的高级生命支持(ALS)下的复苏循环后仍未有ROSC迹象的患者可以停止复苏。
根据某些资料,院外目击心脏骤停,在通知院内急诊的情况下,最多可以持续复苏60~90分钟直到抵达医院进行ECPR(体外心肺复苏,使用ECMO)。然而,通常情况下,国际推荐心脏骤停后30分钟内必须持续复苏,并开始ECPR,否则存活率微乎其微,不建议使用,院外属于特殊情况。
目前国内的常态是:目击心脏骤停,复苏30分钟;非目击心脏骤停,不复苏。国际上部分国家复苏时间可能略少于30分钟。
三:延长复苏
一直按能救活吗?
有人会问了,是不是复苏的越久越好?
如果有100个心脏骤停患者,每个都执行长达30分钟的高质量标准ALS复苏的存活率肯定比2小时的低啊。
但会低多少呢?你问我我也不知道,虽然国际上有很多资料,但参考价值并不大。
为什么,全世界医疗水准一样吗?事实上,同样一个心脏骤停患者,放在丽江酒吧里和协和医院门口的救活几率能一样吗?
但有大量的数据支持这样一点:对超过20分钟,甚至30分钟的复苏反应无效的但能被更长时间的复苏救活的患者是微乎其微的,还不占到反应无效的患者的10%,甚至少之甚少。
我不赞成盲目延长复苏时间的行为,但如题主所说的情况,妙龄女子服药自杀,这种可逆病因 社会地位(年轻)的情况,一般会延长复苏时间。比如低体温、溺水、中毒的,可以延长到最多6小时。所以我并不反对,也不赞成题主所说这种情况。
四:为啥医生这么斤斤计较?
为啥医生们对时间这么敏感,他可是我家的顶梁柱你咋这么计较呢?
原因如下:
1.这是对医疗资源的浪费。
2.这是对患者的不尊重。
肋骨骨折是那些被救活的心脏骤停患者常常出现的并发症。有些人说这是医生按坏了,确实有一部分的肋骨骨折是由于胸外按压时医生的按压方式突然偏差造成的,但大部分还是因为肋骨确实忍耐不了上千次的按压(每分钟100次)。
如果你想让患者有尊严的离开,请你及时放弃。这也是我们会向不可逆病因患者家属传达的一点。
这是一种残酷的取舍,但在这背后,也是医学对于人类尊重的一种体现。
五:新技术的应用
按这么久,医生不会累死?
当然会累死!
这个时候就有按压机的存在了。
这里不打广告了,按压机现在一共有四代,有兴趣的自己找资料。
有人说按压机就是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机械按压确实是均一、持续准确的,但:最新的资料证实,按压机不优于人工按压。
但是,最新的资料也说了,特殊的情况下,按压机能提供比人类手动按压更好的效果,比如开着老金杯救护车走山路或者在电梯里或者从急诊复苏室(RESUS BAY)转到ICU转运时。
一般超过3小时的复苏,我们会建议用按压机代替,否则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还容易使得按压变成了按摩,根本没力气按了。。。。。。
超过3小时的复苏通常是低体温、溺水、中毒,这三种情况也特别适应于ECMO的使用。可以用ECPR代替传统复苏,或者在传统复苏成功后再用ECMO支持,以减少再灌注损伤,提高成活率、出院率和神经预后。不过,ECPR的成活率和出院率仍然不是十分令人满意,在尽早使用ECPR、积极的体外循环管理、可逆病因的治疗后,仍然极有可能出现人财两空的情况。就笔者了解到的情况,中国大陆地区有能力从院前目击院外心脏骤停(OCHA)持续复苏到ROSC恢复前就开始进行ECPR的医院屈指可数,在全世界范围内,ECPR也多用于院内心脏骤停(IHCA),而非完全不确定的OHCA。
相关医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