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秋天吃蟹,加一味紫苏解蟹毒

前几天,一位好友与我相约去吃日料,看到刺身拼盘里背面紫色、正面嫩绿色的叶子时,她好奇地说:“现在用来装饰拼盘的叶子都这么漂亮吗?”我笑着答,可不要小瞧这叶子,它可是一味中药呢。因背面色紫,故而得名紫苏。刺身拼盘搭配它,不仅仅是为了美观,因刺身多性寒凉,紫苏性温且香味浓郁,还能解鱼蟹毒,与刺身可是好搭档。  紫苏其实是一味药食同源的药物。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最早的一部词典《尔雅》就曾这样描述紫苏:取(紫苏嫩茎叶)研汁煮粥,良,长服令人体白身香。可见,紫苏作为食物出现在餐桌上的历史由来已久。紫苏入药,最早见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载:“紫苏性温能行气宽中,消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 紫苏全身都是宝,一物有三药。 它的叶子就是常常被我们食用的部分,我们称之为紫苏叶。苏叶性辛,微温,无毒,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之功,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紫苏的茎,我们称之为苏梗。苏梗性辛,温,归肺、脾经,能理气宽中、止痛、安胎,主要用于胸膈痞闷、胃脘疼痛、嗳气呕吐、胎动不安。紫苏的果实,我们称之为紫苏子,能下气、清痰、润肺、宽肠,用于治咳逆、痰喘、气滞、便秘。 关于紫苏,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一天,华佗带着徒弟到镇上一个酒铺里饮酒,只见几个少年在比赛吃螃蟹。华佗想,螃蟹性寒,吃多了会生病。他便上前好言相劝。那伙少年吃得正起劲,哪听得进华佗的良言。华佗叹息一声,只好坐下喝酒。  哪知过了一个时辰,那伙少年突然都喊肚子疼,忙对老板说:“老板,你这螃蟹有毒,赶紧去请个大夫给我们看看。”这时,华佗在旁边说话了:“我就是大夫,我知道你们得的什么病。”少年们都很惊异,忙对华佗说:“大夫,求求您救救我们吧。”华佗和徒弟出了酒铺,直接从洼地里采回一把紫草叶,请老板熬了几碗汤,令少年们服下。不一会儿,少年们的肚子就不疼了。 徒弟问华佗,怎么知道这些紫叶草可以解螃蟹毒?华佗说,有一次采药时,看见一只水獭因吃多了十分难受,吃了些紫叶草,不一会儿就好了。而鱼和螃蟹一样是凉性的,而紫叶草属温性,可以用来解毒。徒弟顿时豁然开朗。因为这种紫叶草吃到肚子里很舒服,华佗就给它取名叫紫舒,后来就演变成了紫苏。 文: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中药房主管中药师 冯婉 编辑:管仲瑶 审核:曹政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