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人群猝死的防治



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以及1970年WHO定义的猝死为: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者24 h内发生的意外死亡。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猝死的时间限定在发病1h内。其特点有3个:①死亡急骤;②死亡出人意料;③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

易发猝死的高危人群

冠心病群体

猝死同冠心病有着非常高的相关性,因此患有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都是猝死的高危人群。

亚健康群体

猝死的案例中,有很多人是没有任何症状的,甚至也没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而猝死成为冠心病发作的第一表现。这种情况直接指向了都市亚健康一族,这个群体平均年龄不大,并不是很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而且他们长期处于紧张工作和巨大的心理压力下,身心俱疲,在运动、兴奋的诱因之下成为猝死的高危群体。

猝死的急救措施

一旦发现猝死患者,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急救,不能因过于注重判断呼吸、脉搏等情况而延误抢救时机。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4 min内进行复苏者可能有半数患者被救活,这个时间称为“黄金4分钟”。急救步骤为胸外按压、畅通气道和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

患者取仰卧位躺在硬质平面上。按压部位为双乳头连线中点。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重力进行按压。频率≥100次/min,按压深度至少5 cm,按压和人工呼吸比例按照30:2进行。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过程的中断。

原则:尽早开始;快速有力;连续不间断;每次按压要使胸廓充分回弹再按压。

畅通气道

解除舌后坠,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具体方法要把握3个要点:即仰头、托颌和提颏。

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开放气道→捏鼻子→口对口→“正常”吸气→缓慢吹气(>1 s),胸廓明显抬起→松口、松鼻→气体呼出,胸廓回落。频率10~12次/min。有条件者给予气管内插管行气囊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此外,有条件者可应用自动电除颤仪(AED)除颤。鼓励未受过培训的救援者行单纯的胸外按压;在积极进行抢救的同时,要立即启动急救系统,说明地点、呼救电话、事件、正在进行的急救措施等,并接受调度员的电话指导。

预防猝死五大要点

注意“魔鬼时间”

专家认为,从凌晨到10∶00点这一段时间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被医学界称为“魔鬼时间”。因为人在睡眠中心率比较慢、血压较低,而在醒来时血压上升,心率加快,而且体内水分流失了一夜,血液黏稠度增加,会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几率。因此,建议年轻人一定要注意不能常熬夜,而老年人则要学会“赖床”,醒后尽量在床上躺一会儿再起床;同时尽量不要在早晨锻炼。

选择清淡饮食

一方面可保持合理体重,另一方面增加粗纤维和水果蔬菜的摄入量,以保持大便通畅。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便秘也是猝死的一个重要诱因。

戒烟限酒

大量饮酒和大量抽烟都是猝死的重要诱因,因此对于没有任何基础疾病的人来说,戒烟限酒是最好的预防手段。

治疗原发疾病

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要遵医嘱坚持服药治疗,并定期去医院复查,及时调整药物剂量,保持病情稳定。

随身携带药品

患有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人,外出时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品,也应随身携带写有家庭住址、家庭成员联系电话、病史的急救卡。清楚掌握家庭周边的医疗机构分布情况,以便及时获得急救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