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脑
脑膜炎双球菌性脑膜炎脑膜炎双球菌性脑膜炎通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化脓性脑膜炎中最常见的一种,一般在冬春季节发病,自12月份开始,到翌年3~4月达到高峰,5月开始下降。脑膜炎双球菌的A群易造成流行,B、C群有散发性的小流行。成人在多次流行过程中,70%~80%通过隐性感染获得了免疫,故以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一、临床分型
1.普通型典型患儿可有上呼吸道感染期、败血症期、脑膜炎期。症状与其他化脓性脑膜炎的症状相似,70%的患儿皮肤、黏膜有大小约1~2mm的淤点或淤斑,病程中常出现单纯疱疹,少数患儿出现结膜炎,甚至发展成角膜炎。
2.重症流脑起病急骤凶猛,如不及时抢救,常在24h内危及生命。重症流脑以前曾称暴发型流脑,1986年6月全国首届重症流脑临床经验交流会上提出用重症流脑作为诊断命名,定义为:凡脑膜炎球菌感染之后出现休克、DIC、颅内压增高或脑疝、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或肾功能衰竭等危重症患者,均应诊断为重症流脑。暴发型包括败血症型、脑膜脑炎型和混合型。败血症型常于24h内迅速出现严重中毒症状和休克症状。短时间内出现广泛皮肤淤点及淤斑,并可发生DIC,少尿或无尿,脑膜刺激征大多缺如,个别患者可以急性胃肠炎的形式起病。脑脊液大多澄清,细菌培养多为阳性。脑膜脑炎型除有脑膜炎症状体征外,迅速出现昏睡或昏迷,常有惊厥、血压升高、相对缓脉,
1/3页
往往出现脑水肿或脑疝。混合型患儿可有广泛皮肤淤斑和周围循环衰竭症状;同时伴脑膜刺激症状及颅压增高症状,如昏迷、反复惊厥、呼吸衰竭等。
3.慢性脑膜炎球菌败血症临床少见,有间歇寒战、发热、多形性皮疹,也可见到淤点、淤斑及结节样红斑等,如不治疗症状可反复出现,常伴关节肿瘤、关节炎等,病程可迁延数月之久。发热期多次细菌培养或淤斑涂片可检出细菌。
二、诊断
除上述临床症状外,约1/3的患儿血培养阳性,也可用脑脊液和皮肤淤点血液培养,皮肤淤点血液培养阳性率高于血培养。皮肤淤点、脑脊液或败血症型病例外周血涂片可找到革兰氏阴性双球菌。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混浊、脓样,白细胞常在1000?109/L以上,多核为主,常在90%以上,蛋白显著增高,糖、氯化物降低。致病菌可溶性荚膜多糖抗原检测是早期确定病原的较好方法。亦可用间接血凝、补体结合、沉淀素、免疫荧光、放射免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小白鼠保护力或杀菌力试验等方法测定脑膜炎双球菌抗体。
三、治疗
青霉素G可每日用20万~40万U/kg,分2~4次静脉点滴;也可用氨苄青霉素每日150~120mg/kg,分4~6次静脉滴注,其脑脊液浓度高于青霉素,但脑膜炎较重、脑脊液pH值明显降低时,抗菌活性下降。
对青霉素过敏患儿可用氯霉素治疗,每日50~100mg/kg,分3~
2/3页
4次静滴,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应定时检查血象。
对磺胺药的临床作用仍有分歧,可与青霉素等抗生素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败血症型至少需7天或在体温下降后72h停药,脑膜炎型至少用10天或体温下降后再用5天。
严重毒血症和有大量淤斑或休克者可给予激素治疗。颅内高压及脑疝治疗参见有关章节。
流行期间可选用0.3%呋喃西林或3%黄连素等药物滴鼻或喷雾,每日2次,共3日。对密切接触者可选用磺胺嘧啶每日100mg/kg,分2次服用,连续3日。或选用复方新诺明、利福平等口服预防。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A和C荚膜多糖菌苗预防注射,预防效果可达90%。
四、预后
重症流脑虽经积极救治,病死率仍达40%以上。部分存活患儿可遗留失语、吞咽困难、精神障碍、肢体瘫痪等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