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湿疹分型
针对手部湿疹进行正确的临床分型,对于指导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研究意义重大。手部湿疹临床表现多样,包括红斑、水疱形成、炎症浸润、皮肤剥脱、角化过度以及皮肤裂隙等。为此,来自丹麦学者 Agner 教授等提出了一种手部湿疹的系统分型,并开展了一项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进行验证,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 JEADV 杂志上。
研究速递
研究人员纳入 2011 年 10 月至 2013 年 9 月间欧洲 9 家临床中心手部湿疹患者,排除全身大面积湿疹,共统计 427 例。所有患者由专业的皮肤科医生进行临床检查,记录包括性别、年龄、手部湿疹持续时间、既往特应性湿疹和银屑病史,同时记录患者足部是否有累及,是否接受过相关变应性试验检查等。
根据结果,研究者将手部湿疹分为 6 个临床亚型,包括刺激性接触性皮炎(ICD)、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异位性手部湿疹(AHE)、蛋白质接触性皮炎 / 接触性荨麻疹(PCD/CU)、角化过度性内源性湿疹(HEE)、囊泡性内源性湿疹(VEE),具体标准如下。
6 个亚型 一表读懂
表 1. 手部湿疹的系统分型
诊断归类
研究结果发现,在所有 427 例患者中,379 例(89%)可将其归为上述 6 类中的 1 种,其中刺激性和变应性基础性皮炎为 249 例(58%),32 例(7%)可根据相关临床表现归为上述 6 类中 2 种或 2 种以上的主要诊断,主要为变应性合并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占 60%),而 16 例(4%)未能确定。
另外,38% 患者有 1 项补充诊断,26% 患者有至少 2 项补充诊断。30% 患者足部出现湿疹,与角化过度性和囊泡性内源性湿疹有统计学相关性。
研究意义
综上,研究人员称,通过本次研究,表明该手部湿疹的系统分型可靠性较高,89% 手部湿疹患者可作出 1 项主要诊断,而 7% 患者可作出 2 种主要诊断。
另外,超过半数以上的患者有至少 1 项补充诊断,说明手部湿疹为一类多因素疾病,在临床实践中需要综合考虑,从而作出全面而正确的诊断以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