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痛症
跟骨痛,又叫足跟痛、脚跟痛,在长期行走站立的过程中,跟骨受到各种方向的应力,引起跟骨周围肌肉、肌腱、滑囊、脂肪垫退变以及跟骨内压的改变,进而出现跟骨周围疼痛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一、跟骨痛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多表现为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不红不肿,行走不便,为刺激性疼痛,并有周期性,休息后可得到缓解。
二、跟骨痛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1)跟骨骨刺。多见于老年患者,X光片中可以发现跟骨结节处有大小不一的骨刺形成。但是,临床上发现骨刺并不是导致疼痛的直接原因,只是隆起的骨刺,更容易使局部组织受到摩擦、劳损,产生无菌性炎症。其足跟疼痛的程度与局部炎症反应的轻重有关,而与骨刺大小无直接关系。
(2)足底跖腱膜炎。足底跖腱膜是足底维持正常足弓、缓冲震荡、加强弹跳力作用的腱性组织。长时间的行走、过度的负重,都会引起跖腱膜的劳损,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而出现疼痛症状。
(3)足底脂肪垫萎缩。老年人的足跟痛较为复杂,除了以上两种可能的原因外,还有老年人本身的足底脂肪垫萎缩,其缓冲震荡、防止摩擦的作用减弱,使局部更容易受到损伤而出现疼痛。
(4)跟垫痛。常发生在老年人,跟垫是跟骨下方由纤维组织为间隔,以脂肪组织及弹力纤维形成的弹性衬垫;青年时期,跟垫弹力强,可以吸收振荡。老年时,跟垫弹力下降,跟骨在无衬垫的情况下承担体重,严重时可形成瘢痕及钙质沉积,引起足跟痛。跟垫痛与跖筋膜炎不同,在整个足跟下方都有压痛。
(5)跟骨后滑囊炎。最易发生在跟腱与皮肤之间的滑囊,由不合适的高跟皮鞋摩擦损伤引起。滑囊壁可变肥厚,囊内充满滑液,局部肿胀,并有压痛。治疗方法宜改善鞋型。若滑囊肿胀不消,可以穿刺吸引,并可注入氢化考的松。
(6)跟骨骨突炎。常发生于8~12岁的男孩,病变与小腿胫骨结节骨突炎相似,是在发育过程中,未愈合的骨骺受肌腱牵拉引起的症状,疼痛在跟腱附着点下方,可双侧同时发病。跑步与足尖站立可使症状加重。骨骺愈合后症状自然消失。一般作对症处理,可使患儿减轻活动,也可用跟垫减轻跟腱对跟骨的拉力。
三、足跟痛的诊断是什么?
临床医生结合相应的辅助检查如X光片,以及临床查体和患者的症状体征,一般基本可以明确诊断。同时也可以应用治疗性手段来区分,例如:老年人由于足底脂肪垫萎缩引起的足跟痛,当应用局部封闭治疗无效时,可判断为脂肪垫萎缩引起足跟痛。
四、跟骨痛的治疗
(1)非手术疗法:中药治疗:膏药疗法。
局部封闭法:由于封闭针是激素类药物,年轻女性慎用,会导致2-3个周期月经不调,半年内最好不要怀孕。
物理疗法:理疗,局部热敷,醋离子透入疗法。局部按摩以及热水泡脚也可以缓解疼痛症状。
(2)手术疗法:
①足跟骨刺切除术,对于顽固性跟骨痛,X片证实有骨刺者,在跟骨内侧作一切口,进入跟骨,将跟骨内侧骨刺全部锉除。
②跟骨钻孔术:对跟骨内压高者适用,目的是使增高的跟骨内压降低,治疗顽固性无骨刺的跟痛症,仍在跟骨内侧切口,达跟骨后,将跟骨内侧钻孔7~10个,效果达90%。
③跟骨神经切断术:对于无原因顽固性足跟痛可采用此法,不过是一种破坏性手术,将跟骨胫后神经支和腓肠神经支切断。
④跟骨滑囊切除术:是将跟骨结节滑囊及跟骨下滑囊切除。
⑤平足症的跟骨截骨术:目的是通过跟骨截骨使跟骨角增大,外翻的跟骨摆正,使跟骨有一个良好的生物支架。
五、跟骨痛的预防
不同病因引起的跟骨痛的预防措施不尽相同,但是总的预防原则是:注意休息,减轻足跟负荷、穿着舒适的鞋子,平足加用鞋垫,避免长期劳损重大负荷对跟骨及其周围组织的损伤。具体有以下方法:
1.青少年跟骨骨骺炎多数由于跟骨外伤,长期跑跳引起,因而在此期患者,跟骨骨骺正在发育阶段应避免跑跳,尤其是高处跳下。在症状早期应注意此点。
2.老年性足跟痛多由于劳损,跖腱膜炎,跟骨结节滑囊炎,脂肪垫变性引起。此期应避免长期站立,长期行走,抬高足跟可以减轻足跟负荷。穿软底、后跟部垫一软而圆型垫,圆垫中央凹陷,高度约2~3厘米高,这样使全身重心前移,减少足跟部受压,减肥治疗。
3.平足症引起足跟痛是由于足弓减少或消失,足跟骨向前倾倒,则在长期行走时疼痛出现,故应在足底中央垫一软垫,软垫高度2~3厘米,并使内侧高外侧低,中央高前后侧逐渐变平,呈斜坡状。
4.类风湿性跟骨炎,应先用药控制类风湿后,并在鞋内垫软垫。
5.外伤性跟骨痛多由于石膏固定不当,在制做石膏时足底应用力将湿石膏向足心挤压,以免因长时固定石膏做成平底,而引起足弓消失。同时尽可能减少卧床时间,尽早下地步行锻炼。避免脂肪垫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