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饮食 鹿肉驴肉有药性,饮食搭配有禁忌
鹿肉、驴肉虽然均为药食两用的佳珍,但因具有药性,所以并非人人皆宜,且食物搭配也有禁忌。

鹿肉
鹿肉,为梅花鹿和马鹿的肉,我国食用历史悠久,将鹿肉引入医药著作记载亦较早。在南北朝时的《名医别录》一书中即有描述,称其能“补中、强五脏、益气力”。当代《中药大辞典》称其能“益气助阳、养血祛风,主治虚劳羸瘦、阳痿、腰脊酸痛、中风口僻”。有的著作中载其能“补脾胃、益气血、补助命火、壮阳益精、暖腰膝”。
鹿肉虽可单独炖食、煮食、煎汤、熬膏食,但多用于药膳。如《千金翼方》中用于补虚扶弱的鹿肉汤,治产后虚弱。《养生随笔》书中用于补肾助阳的鹿肉粥,对肾虚体弱、精少、健忘、畏寒及气血不足、体倦乏力、月经量少者有较好补益营养之效。又如《宫廷颐养与食疗粥谱》书中用于滋补气血的鹿肉小米粥,用治气血两虚、精气不足较为有益。
食用禁忌:
但是,鹿肉性温,痰热咳喘、胃有实热、阴虚火旺及吐血、咯血者应慎用;且在服食鹿肉时不宜同时服用南瓜,有文献称如同用可引起腹胀腹痛。

驴肉
驴肉,为马科动物驴的肉,其入膳历史相传已有两千多年,并有“天上龙肉,地上驴肉”之说。其肉质比羊肉细嫩,属于高蛋白、低脂肪、高氨基酸、低胆固醇肉食,能为老人、儿童、体质虚弱者和病后调养的人提供营养补充。
驴肉进入药用,见于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千金方》。其味甘、酸,其性平偏凉,主入心、肝二经,功能补气养血、滋阴壮阳、安神除烦,对虚劳劳损、久病之后出现的气血亏虚、短气乏力、倦怠、羸瘦、食欲不振、心悸失眠、阴血不足所致的眩晕和肢体挛急及功能性子宫出血、出血性紫癜有一定作用。
《食疗养生本草》载的大枣山药驴肉汤,具有益气补血、壮筋骨之功,对积年劳损、气血两虚、短气乏力、倦怠羸瘦、食欲不振者,有一定防治之功。现时,每到冬令,尚可见酒店或餐馆将驴肉红烧,制成扣肉,或制成火锅,或爆炒,或制成驴肉汤,奉呈给食客享用,其味亦很美。
食用禁忌:
孕妇、脾胃虚寒者及慢性肠炎、腹泻者不宜食用驴肉,有外感表证即感冒未愈时、体内湿热较重者亦不宜食用,有疮癞、皮肤疾患者不宜用。食用驴肉时,不可同时服用荆芥及含荆芥的方药,不宜喝茶,不可与猪肉同食,且一次不宜食之太多。
文/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任药师 刘绍贵
编辑/ 管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