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湿疹

        外耳湿疹是指发生在耳廓、外耳道及其周围皮肤的多形性皮疹。小儿多见,一般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类。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特征为瘙痒、多形性皮疹,易反复发展。皮肤上可出现弥漫性潮红、红斑、丘疹、水泡、糜烂、渗液、结痂、鳞屑等,消退后一般不留永久性痕迹,少数可有色素沉着。湿疹性反应与化脓性炎症反应不同,组织学上表现为淋巴细胞而非多形核白细胞浸润,有浆液性渗出,水泡形成。

        【病因】 湿疹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变态反应、精神因素、神经机能障碍、内分泌失调、消化不良等有关。毛织品、鱼虾、牛奶、肠寄生虫、病灶感染等是可能的变应原,潮湿、高温可为诱因。慢性中耳炎的脓液、泪液或汗液刺激耳部皮肤可引起本病。外耳湿疹也可为面部和头皮湿疹的一部分。高温和化学药物刺激等职业因素也可致病。

           【临床表现】1.急性湿疹:局部剧痒,常伴有烧灼感,婴幼儿因不能诉说,可表现有各种止痒动作,烦躁不安,不能熟睡。若出现继发感染,则感疼痛、体温升高。病损若累及外耳道深部皮肤及鼓膜表面,则可有耳鸣和轻度传导性耳聋。检查可见外耳皮肤红肿,散在红斑、栗粒状小丘疹及半透明的小水泡。水泡抓破后,即出现红色糜烂面,并流出淡黄色水样分泌物,分泌物干燥凝固后形成痂皮,黏附于糜烂面上。急性湿疹一般经2-3周左右可治愈,但愈后容易复发。

         2.亚急性湿疹:常因急性湿疹久治未愈迁延所致。仍觉瘙痒,但症状比急性轻,红肿和渗液不剧,可有鳞屑,结痂。

        3.慢性湿疹:常由上诉两者反复发作或久治不愈发展而来。表现为外耳道皮肤增厚,粗糙,表皮皲裂,苔藓样变,脱屑,色素沉着等。自觉剧痒,常有反复急性发作。

       【治疗】1.一般治疗  仔细寻找病因,对病因不明着,注意调整饮食,吃清淡食物,保证胃肠道正常机能,忌饮酒,避免较强变应原食物,若鱼虾、蟹等,改变或停用奶制品 。避免骚抓,忌用热水、肥皂等清洗,禁用刺激性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期暂缓预防注射和接种牛痘。

         2.局部治疗   以“以湿治湿、干以治干”的原则,分3种情况处理。比较干燥,无渗液者:涂用1%-2%龙胆紫糊,10%氧化锌软膏,白降贡软膏,可的松软膏等,保护创面,以便结痂脱落愈合。干痂较多时,先应用3%双氧水液清洗。皮肤增厚者可使用3%水杨酸软膏,以期皮肤变薄,或用局部浅层X线照射,可收到满意效果。  渗出液较少者:先凃2%龙胆紫液,干燥后涂涂布龙胆紫糊或氧化锌糊剂。  渗出液较多者:用3%双氧水液或炉甘石洗涤剂清洗渗液及痂皮,再用3%硼酸溶液或5%醋酸铝溶液湿敷,待渗出液减少后,再用上诉药膏。

         3.全身治疗  继发感染时,全身和局部应用抗生素。服用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可敏能及地塞米松等。渗液特别多时,可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补充维生素C。

相关医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