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宝宝也有“假期综合征”

2019年农历猪年春节假期就要到了。每年春节假期一过,我们医院儿童心理门诊都会有大量家长带着孩子来咨询就诊。许多家长反映孩子原来心理健康、精力充沛,但是过了春节后,却萎靡不振,兴趣下降,打不起精神学习,厌倦生活,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下降,失眠,好发脾气。儿童心理医生经过系统检查、心理测试后,告诉家长,孩子们患的是“儿童春节长假综合征”。 “儿童春节长假综合征”实际上并不是指某种具体的疾病,而是指在7天长假过程中,由生活规律、生活节奏、社会角色的变化和调整所引发的一系列身心不适应,包括各种躯体症状、心理问题和社会适应问题。 因此,面对春节假期,家长一定要为孩子做做“心理按摩”,帮助孩子调整生活节奏,防止由松弛向紧张过渡给孩子带来的种种不适。  面对儿童春节长假综合征,家长应该这么做: 1.一般来说,在过节时,家长对孩子的管理更宽松一些,孩子更自由,因此,春节长假结束后,不少孩子会拒绝去幼儿园。在快到假期结束时就要及时调整,提前给孩子一些“收心”的准备,提早让孩子恢复正常的作息时间。 2.节日期间,家里来的亲戚朋友很多,孩子会成为大家注意的焦点,但是过不了几天大人们都要回到日常的工作中去,孩子难免产生强烈的失落感。父母应及时调节他们的心理落差。在上班前两天给孩子打“预防针”,告诉他们节日结束后爸爸妈妈不能每天跟他待在一起。在这两天,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和孩子疏远一点,不要全天候和他们待在一起。 3.过节期间家里亲戚朋友很多,父母会不自觉地对孩子放纵一点,很多不良习惯很容易在节日里养成。如果不及时调整,孩子会把这些恶习带到日常的生活中。父母除了要注意在节日里不要过于溺爱和放纵孩子外,还应该注意节后的调整,如提醒孩子从前怎样表现的。孩子表现好,可以夸奖他:“你又像以前一样棒了。”顺便送他一个他喜欢的玩具。孩子做出不懂道理的行为时不要让步。 4.如果孩子在春节期间已经打破了日常建立的睡眠规律,家长需要循序渐进地调整。在孩子准备睡觉的时间,家长应尽量保持家里环境安静。在睡前至少一小时内,不要让孩子玩容易导致兴奋的游戏,建议给孩子念念小故事,让孩子洗澡等,在这个过程中尽量让孩子信任的人陪伴,让孩子感受充分的安全感。 5.假期应该适当运动和学习,不要长时间看电视和上网。可带孩子到体育活动场所运动,如打羽毛球、滑雪、滑旱冰等活动,以转移孩子们的兴趣。同时督促孩子每天花一定时间学习,还可带孩子参观博物馆等。 文/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 王永柏 整理/健康报记者 阎红 编辑/ 管仲瑶
相关医生 更多